浅谈中国制造业区域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论文摘要:以东莞、苏州、温州为例,对比分析制造业区域创新模式,结果表明:内外资企业比例接近的苏州制造业在创新环境、创新资本投入、创新人才投入和创新绩效方面都优于东莞和温州的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应尽快采取措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技术转型。
200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在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显得尤为紧迫。
l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基本状况
制造业是工业中除采矿业、公共供应业(电力、燃气、水)之外的所有行业。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工业化国家的财富中60% -80%是制造业创造的。我国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2006年,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77. 99%;截至2007年底,按登记注册人数统计,制造业职工总人数占工业的80. 35% 。
从技术层面讲,制造业的发展有两条路径:(1)没有技术优势,在同等竞争条件下采取低成本战略。(2)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一定的技术垄断。而中国许多制造业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是低成本的“加工厂”。随着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中国制造业依靠低成本竞争的发展战略和模式面临着许多风险,巫需进行技术转型。只有依靠创新,中国制造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一词由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中首次使用。“创新”的本意是指新技术的首次应用。它并不等同于技术发明,而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熊彼特认为,技术进步有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三个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 13%-48% 之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仍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西方主要国家,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更是大大超过资本增长与劳动力投人的贡献率,高达75%以上。
创新的获取方式有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是一个国家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通过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技术进步和技术积累。但是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的目的是要实现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一直以“模仿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最终实现自主创新”为目标。近三十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等举措,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技术创新能力还相当薄弱,基本还停留在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阶段,对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发展、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支撑力度远远不够。制造业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创新机制很不健全。当前由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制造业创新要尽快转向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模仿创新基础上的再创新为主的自主创新的轨道上来。
2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典型及其创新模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东部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工业化、现代化的三种不同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东莞、苏州和温州既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制造业基地,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的不同代表。同时,三市的制造业在各自的GDP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典型象征。
2. 1东莞制造业
东莞是“珠江三角洲模式”的典型代表。“珠江三角洲模式”是得利于大规模引进香港等地的资金,以发展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为主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其突出特点为:(1)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是该模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2)以深圳为龙头的区域极化效应和扩展效应,是该模式的基本动力。(3)以出口为导向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是该模式的基本战略。
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是东莞的巨大经济势能。深圳、东莞的发展具有三种功能:(1)接受香港等高经济势能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辐射和扩展功能。(2)吸引国内低经济势能地区的劳动力、部分资金和技术等要素的极化功能。(3)迅速向珠江三角洲地区扩展、扩散功能。这三种功能和效应在较短时期内相互作用,创造了“珠三角的经济奇迹”。
东莞紧抓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制度环境和资源环境,使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跃上新的台阶。改革开放初期,东莞依托香港投资的优势,利用大陆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以及国家对沿海开放区域的优惠政策,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开始进入国际劳动分工体系;80年代末,台湾电脑厂商的集体进人加速了东莞的工业化。目前,东莞已成为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是世界最大的台式电脑生产基地。
但是,东莞制造业主要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为支撑,其发展模式是典型的以外源带动、贴牌生产、外延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东莞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2006年、2007年的外贸依存度分别高达253. 50%、255. 06%。据统计,东莞的外向型经济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占出口总额的90%以上,IT领域的专利85%来自国外,技术的外向依存度高达90%以上。
由于资金、技术、订单等多头在外,因此,企业的生产多为贴牌生产,自主品牌很少。民营企业小而分散,大中型国企几乎没有,外资企业基本上是生产车间,缺乏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动力,企业生产所需的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东莞制造业的创新仍然主要停留在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和引进模仿的基础上再创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特别是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东莞的发展模式正在面临着比其它她区甲为严重的挑战。
2. 2苏州制造业
苏州—“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位于我国传统经济最发达,城市密集度最高,交通最发达的江南水乡。以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起家的“苏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1)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区域内部和国内市场。(2)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此模式的基础和前提。(3)乡镇企业从为大中城市的工业配套和拾遗补缺起步,逐步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4)以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园区吸引国内外大企业落户,使原来“苏南模式”彻底“脱胎换骨”。
总体来看,苏州制造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国有、集体经济几乎垄断了工业的所有部门;80年代到90年代初,“苏南模式”显现生机—乡镇企业大发展;90年代中期至今,外向型经济欣欣向荣,是苏州工业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苏南乡镇企业普遍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1994年,中国一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开始启动建设。此后,苏州制造业在积极发展内资企业的同时,采用以工业园区的形式大量引进外资以及港澳台资。如果说东莞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话,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则始于在更高层次上接受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主要来自新加坡、台湾等地区。基于产业集群协同效应的工业园区使苏州制造业具有显著的区域竞争优势。产权制度改革、大规模外资引进以及工业园区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苏南模式”,使区域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和国有经济发展奠定的基础、地处长三角中心的区位优势、珠三角地区引进外资的经验教训等都是铸就苏州制造业迅速崛起的客观因素。在制造业技术创新方面,虽然内资企业发展基础较好,企业有一定的自主创新基础,但是仍然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基础薄弱,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自有核心技术不多的问题。
2. 3温州制造业
“温州模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以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为主体、以发展小商品起步的发展模式。其特点是:(1)发动者和创业者都是农民,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它的核心和主体。(2)在区位上,温州远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带,交通闭塞,资源缺乏。(3)从日用小商品起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小商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4)行业协会管理众多产权明晰的民营中小企业,市场交易和行业协会代替规模化的企业内部管理。
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温州制造业,用产权明晰的民营企业集群代替规模化的企业,用市场交易和行业协会代替规模化企业的内部管理。除了通过空间上的集聚降低沟通和运输成本外,邻里亲戚关系等特有的亲情观念使企业群内部关系良好,降低了交易成本;家庭工厂或私营企业通过市场分工协作,实现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解决了融资问题,弥补了正规融资渠道的不足;温州的行业协会代表行业的整体利益,协调行业内外的各种经济社会关系,实际上发挥了规模化企业的一些管理作用,如质量规范、反倾销诉讼及新产品开发与维权等。
根植于个体、私营经济基础上的“温州模式”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典范。该模式不需要过多的先决条件,适合解决我国目前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温州制造业模式在我国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广的区域具有示范效应。
在制造业创新方面,虽然政府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断提供制度和法律保证,企业持续不断创新,行业协会的组织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但是,由于政策倾向和发展规模等因素的影响,温州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没有雄厚的实力进行研发和创新。用市场交易和行业协会代替规模化的企业内部管理,使得制造业创新的资金投人、劳动力投人、以及创新进程都会有一定的制约。温州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相对较少,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温州制造业的创新意识还比较淡薄。在区位上,温州制造业发展也并无优势。这些会对温州制造业创新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温州制造业主要是通过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配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进口替代,逐步生产出有自主核心开发能力的质优价廉的制造产品。
3 中国制造业区域创新模式的比较
3. 1制造业发展模式
东莞、苏州、温州的制造业代表三种不同的制造业发展模式,这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自创新模式的不同。
其中,三市制造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内、外资企业比例及经济总量上(见表1),温州的内资企业所占的比例较高,且多为民营中小企业;苏州内资企业与非内资企业的数目基本对半;东莞的非内资企业所占比例最高,其中港台资企业居多。苏州的地区GDP、工业增加值以及人均GDP均高于温州和东莞。
此外,从第2部分的叙述可以看出,各地的区位、资源察赋、发展的轨迹和地方政府发展战略等都有所差异。
东莞、苏州和温州的制造业模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均使当地的制造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三市的人均GDP均远高于全国水平(见表1)。
3. 2制造业创新环境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三市制造业创新都提供相对良好的基础环境:三市政府都出台了许多创新激励政策,如财税、金融、风险投资、人才政策等,以支持自主创新;三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不断增加;三市都不断加强教育投人,提高教育水平,但苏州的高校数目(18所)远高于温州(6所)和东莞((4所);三市的发展速度均高于同期全国水平。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将全国所有省份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排名。其中,广东、江苏、浙江连续4年位居全国前6。在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中,广东和江苏属于创新能力强的第二类,浙江由2005年的第二类下降至2006年的第三类,属于创新能力较强的一类。可以看出广东和江苏的省域创新能力较强,浙江省相对较弱。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中,按照综合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造能力、环境资源保护能力三方面的23个指标,对各省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江苏、广东、浙江分列中国制造业强省的第一、第二、第三位。按照R&D经费支出、R&D投人强度、R&D人员占在岗职工入数比重、专利拥有数等8个基础指标,对各省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排名,广东排第一、江苏排第二,浙江位于上海之后排第四(见表2)。
分析表明,广东、江苏和浙江的省域制造业创新能力在各省中处于领先地位,而这样的环境也分别促使东莞、苏州和温州的制造业在不断创新。其中,广东省和江苏省的制造业创新能力较强,浙江省制造业创新能力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