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组织要素结构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1)企业居中心地位。即企业不仅是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还是研究开发的决策主体、投人主体,根据企业规模和发展战略,若企业创新能力足够强,创新网络足够健全,企业也可能是创新执行的主体。
产学研结合是重要的推进形式。尽管企业在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但是创新毕竟是个复杂的技术活动,它也不可能囊括所有资源、所有要素,只有充分利用外部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企业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才更高,产学研结合是企业主导创新过程的必然要求。
(2)网络化特征。企业的核心优势是市场能力,以市场的技术需求为主线,企业为加快创新进程,往往需要利用其他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的资源开展创新工作,整个创新过程呈现出网络结构。
(3)虚拟的组织形式。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网络的建设往往在不同的地区同步进行,创新空间布局已经完全摆脱了地域限制,形成异域结构网,创新组织上也比较松散,各主体以定单项目的形式开展,项目的结束时间也就是本创新活动的结束,组织上有相当的虚拟性。如我国广东、江浙很多地区的‘性产制造基地+总部研发中心”产业创新体系,在组织上就是虚拟形式。
2.3成功案例
企业主导(中心)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产业聚集和大企业带动两大发展趋势。产业聚集以区域板块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及企业聚集为先导,因市场需求驱动而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引导区域内外的科技资源、创新要素向区域内流动和聚集,形成逐步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我国浙江的块块经济就是这种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典型代表。大企业带动即供应链带动,是产业聚集的特殊形式,表现在围绕大企业的配套技术及产品需求,推动配套企业的区域聚集并开发生产配套技术、产品,形成一种区域内部的供应链市场,从而推动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品牌,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如:美国达拉斯以得克萨斯仪器公司为依托发展了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西雅图地区则依靠波音飞机公司而发展了航空业创新体系,湖北十堰因东风汽车公司而形成了特色产业创新体系。
3投资主导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3.1模式的描述
投资主导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是指社会投资成为创新资源配置的指针和决定性因素,成为创新的主要动力。资本是凝聚创新资源的纽带。在创新体系的构成中,金融等投资机构主要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研发主导型还是企业中心型模式,投资机构都是作为创新体系的保障支持体系处于支配或是辅助投资地位。因为,在这些模式中,创新投人主要来源于政府或是企业,这些机构在创新投人中通常只发挥一般性金融作用,如借贷、流通等。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传统的状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模式正在向以投资为主导的模式转变。
企业中心向投资中心区域创新体系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上的表现。哈佛大学PORTER教授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总结了国家竞争力的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驱动阶段、贸易与投资驱动阶段、技术与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其中财富驱动阶段是国家竞争力的最高阶段和形式。二是风险投资正成为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柱性体制。风险投资在现代技术革命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一方面得益于它能有效解决创新的融资问题,但更重要的开创了一种聚集社会资源的有效机制,有力地支撑了这一技术创新的变革,加速社会资本向创新领域聚集,推进技术从“创意”到取得市场突破的加速跃进。
风险投资有利于加速技术变革。一是风险投资给“创意”找到资金,意味着技、术和商务创新将加快。新创意能够迅速地从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由虚拟的设想转移到真实的世界;二是风险投资为许多同时进行的技术创新提供资助,充足的资源被有效地用于探索各种可能的技术和商务模式,不同的技术路径和新的技术轨道同时接受检验,成功的创新能够更快地被发现并应用,在技术周期的“顶点上”,创意从制图板上跳出来,一夜之间能变成产品;三是风险投资带来的不同技术轨道、路径的竞争迫使大公司改变创新战略,加快技术创新。
3.2模式的特征
(1)投资机构及相关组织、个人成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成果价值实现的中心环节。金融投资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创新外围的支撑服务发展到创新方向的确定、创新载体的挑选、创新环节的控制管理、创新价值的实现与退出等等,由间接支持到直接参与,金融投资服务从单一的一般性金融服务发展到投资、担保、管理与会计咨询服务、技术产权交易、上市包装咨询、证券投资等健全的服务体系,成为区域创新的调控者和价值实现者。
(2)技术创新者个人的地位空前提高。技术创新个人不再单纯是创新机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雇员,在投资主导性模式中,创新成果往往股权化,创新者个人因而也成为企业投资人与经营者;创新者的收益也并不仅仅是工资性收人,风险企业普遍采用了股票期权的分配机制。
(3)企业创新功能进一步增强。风险投资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创新机构和创业者,尤其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创新创业人员加人到创新主体的行列,极大丰富了创新的主体构成,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创新功能,并逐步改变大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支配地位。
(4)催生企业新的竞争模式。投资主导型创新体系模式通过社会资本的快速聚集和创新资源的快速聚集,形成了强大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通过技术的锁定效应,形成了对技术标准、市场的垄断和控制,进而通过技术标准控制下游产品的加工制造,形成了全新的企业竞争新模式。
3.3成功案例
由于投资的引导性和方向性,使得资本在创新资源重新配置中具有重要刺激作用。社会资源的迅速聚集,可以在特定行业领域迅速聚集起创新资源,形成全新的创新机制。如YAH00 , SINA等企业的成长就极大地得益于风险投资的刺激,其创业神话同时还激发了技术人员的创业热情,从而使这一创新网络培育出日益强大的企业衍生和繁殖能力。再如 HP、微软、思科等创业公司神话般的加速发展,也是得益于风险投资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浅析西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