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一)培育创新能力的总体思路
资源型区域经济现状与国家计划经济时期所实行的政策密切相关,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资源型城市自身的不懈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资源开采的外部性和无序的市场结构使资源型城市蒙受巨大损失。因此,政府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并结合国外经验解析提高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战略。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尖锐性、复杂性、长期性,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为创新活动提供环境保障,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提升。
政府要以制度创新统领全局。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是后者的基础。技术创新取决于社会激励机制,而激励机制正是一种制度安排。对资源型区域而言,目前的创新能力还十分有限,短时问内难以在技术创新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但利用现有的技术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则切实可行。因此,制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市场经济基本组织形式的企业,如果有制结构模糊,产权不明晰,权、责、利关系失调,分制度不合理或组织治理结构混乱,都难以在激烈的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具体讲,政府应在制度创新理念下,从如下方面手展开工作:投资建立良好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和息通讯网络,支持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政策、法规、财税等方面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构建企与科研院所合作的长效机制,如建立技术市场及与术转移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奖励重大科研成果和创行为,多渠道多层次开展科普教育,建立富有创新力、尊重人才的区域文化。
(二)培育创新能力的具体对策
1.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熊彼特提,企业家精神代表着一种适应市场挑战不断进行创活动的品质,企业家成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鉴于企业家在区域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资源型区域必须重视培育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通过流动、竞争、鼓励、保等手段,培养以创新和奉献为特征的企业家精神,成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企业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发挥企业家才能的经运行环境。
2.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加快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业化。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各方面科技力量参与术创新,从而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对重技术攻关项目,资源型企业在内部建立试验点,组科研机构、高校、工厂等联合攻关,各自发挥优势有协作;对迫切的难点技术问题、行业技术开发性项,面向科研机构、高校进行招标,并运用市场竞争机,使课题自立项伊始就符合实际应用和市场要求。
3.采取绿色技术创新。首先,资源型城市的
企业展需要树立‘绿色观’,不要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增长,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应确立“污染预防”的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观念,来支持可持续发展。将生产、消费始终和节约能源、重视环保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加强环保宣传、普及环境教育,在宣传和教育中全面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矿业城市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采取坚决有力的环保措施,创建绿色矿城。
其次,构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循环利用、绿色技术创新应对资源枯竭问题。通过基于绿色R&D基础上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构成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依据市场经济原则,改变环境保护单靠政府的做法,培育矿区企业、政府、居民、社会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采取直接、间接的融资等多种筹资方式,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
再次,建设资源型区域生态工业园区。绿色技术创新要以生态工业园区为平台,以‘I生态结构重组”为目标,通过多种相关技术的集约和再循环,形成一个尽可能封闭的物质循环系统,使系统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输出物质流。在绿色技术创新实践平台——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问题上,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目标;园区网络化、复杂化、生态化;合理选址,系统规划。
最后,建立健全绿色技术创新的配套服务体系。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经济效益一般较差,若单纯依靠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的自发作用,势必进展缓慢。建议设立绿色技术服务和示范中心,履行咨询、技术服务、中介机构乃至风险投资等职能。环保部门、企业界与科研院所相合作,进行环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研究、污染严重工艺的改造、国外先进适用环保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以及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等,使之成为绿色技术的培育示范基地和扩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