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绩效的竞争互补分析—对广西五大经济区专利产出的实证研究
三、实证分析与讨论
(一)桂南经济区对其它经济区的竞争
表中第二列系数为负值.说明桂南经济区创新产出对桂东、桂北和桂中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
1.桂南经济区广义资本投人大。广义资本包括物质资本、研发资本(R&D)和人力资本。广义资本投人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资本与技术同为经济增长的要素,广义资本投人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相应的传导机制促进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加。桂南经济区近20年来的经济总量一直排在广西首位,2005年GDP占全区的30.19%。区域分布着规模较大的制药、造纸、石油化工和钢铁等实力较强的企业,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对区域的溢出效应也日益明显,建立了国家级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自治区级北海高新技术开发区。2.桂南经济区教育水平较高,科研机构众多,人力资本雄厚。2007年,广西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资格的28所高校中,14所位于桂南经济区;广西区内262家科研机构,153家位于桂南经济区。3.桂南经济区是广西首府所在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作为西南沿海增长极培育的区域,有产业、财政等政策支持。
(二)桂中经济区对其它经济区也存在显著竞争
以桂中经济区的份额作为因变量的第四个方程RZ偏小只有0.36,即桂中经济区的创新产出份额变化能够由其他经济区份额的变动解释的部分只有36%,说明桂中经济区创新的产出受到其他经济区的影响总体较弱;而表中第六列数值全部为负数,表明桂中经济区创新产出与桂东、桂南和桂北都是竞争性的,而尤其与桂东经济区存在着显著的竞争关系。桂中经济区是广西传统的工业区,工业部门比较齐全,经济实力仅次于桂南经济区。但是随着各经济区的发展,各地为了加快发展,也大力发展工业,因此,彼此之间逐渐形成竞争的态势。桂中经济区的产业主要有汽车制造、机械制造、日用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医药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这些都是技术创新产出较高的产业,而桂东经济区由于产业类型与桂中经济区比较类似,所以竞争性也就较强。两个经济区之间,如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柳工机械和玉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柳州的两面针与梧州的奥奇丽,在来宾投资的英国糖业集团、广东东莞糖业集团公司和贵港的贵糖,金嗓子与玉林制药等产品都有一定的竞争性。
(三)桂北经济区对其他地区影响下降
从数据上看,桂北经济区受到其他经济区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回归方程的R,为0.52,关于这点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动造成的。在广西,桂北经济区是除桂南经济区外教育最发达的地区,有高等院校6所,科研机构47家,每年培养上万的高校毕业生,但由于劳动力市场容量有限,不少人会选择到桂南等区内的地区或区外发达地区就业,这种劳动力的外流造成桂北经济区的创新产出绩效和其他经济区较强的相关性,也是影响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桂北经济区一带,民国时曾是广西首府,国民党桂系在这里布局了一定的工业基础,经济条件良好。但是桂林市政府为了保护环境,主要以发展旅游业、农林业传统产业和医药、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建有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个。
(四)桂东、桂南经济区和其他经济区之间的创新产出存在不对称的关系
区域之间存在弱不对称,垄断竞争的关系,即甲地区对乙地区有正向作用,反过来乙地区对甲地区也有正向作用,则两个地区为互补关系,这种情况在两地之间产业具有投人产出关系或后向、前向分工的协作关系时存在。区域之间也可能存在不对称的关系,即一个地方创新产出的增长,可能造成另一个子区域创新产出的下降。这种情况常存在于具有产业结构趋同的地区之间可以看到,桂东经济区对桂南、桂北和桂中都存在互补关系,但桂南、桂北和桂中三者对桂东却是竞争的关系,表现出不对称的关系。而桂南经济区对桂东、桂北和桂中存在竞争关系,但反过来桂东、桂北和桂西对它却是互补的关系,这似乎说明桂南经济区对其他区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极化作用。
四、结语
就专利申请授权量看,广西五大经济区之间存在着。趋异的情况。运用Dendrinos-Sonis模型,从区域系统的角度对广西五大经济区创新绩效的竞争和互补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造成区域间的创新绩效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区域之间竞争大于合作。随着加快桂南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资源将不断流人这一地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应及时进行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工的调整,积极主动地融人以桂南经济区为中心的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合作,避免各种重复建设和产品趋同及竞争的加剧。同时,各区发展过程中应实行既符合各地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统筹协调发展,这样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