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产业集群文献评论:制度的视角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郑宏星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产业集群  制度  交易成本  柔性生产  区域创新
  【论文摘要】从制度的视角看国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可见,这些学者有的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有的做了开拓性的工作,有的提出了创新体系。但综合其研究还存在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内涵过于宽泛;概念的宽泛性带来研究对象的片面性等方面问题,对此,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方向。
  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地方化现象得到了理论界与实业界的广泛关注,产业集群不仅是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研究热点,也是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拟从制度的视角对研究产业集群的文献进行评论,在此基础上总结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不足,并提出研究设想。
  一、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90)。马歇尔在1890年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了“产业区”(industiraldistirct)的概念,他将“产业区”界定为“一种历史和自然共同限定的区域,其中的中小企业积极地相互作用,企业群与社会趋向融和”;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还首次提到了外部经济概念(externaleconomies),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经济所致;马歇尔从三个方面对产业的地区性聚集做出解释:劳动力市场共享(1aborforcepooling)、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溢(technologyspillover)。
  后人在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的起源时,总是要把马歇尔的学说当作经典的论述。毫无疑问,马歇尔对产业集群理论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是,笔者认为,马歇尔提出的劳动力市场共享1(aborforcepoolin)g、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溢(technologyspillover),与其说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莫不如说是产业集群形成后的优势。事实上,马歇尔的理论并没有说明产业集群的过程是如何开始的,也没有论及产业在某个特定区域而不是其他区域集聚的原因。马歇尔在分析产业园区的特征时强调了产业区内的垂直分工、区内企业的竞争、合作关系以及区内的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但是他没有对支持园区内企业分工、竞争、合作关系的制度做探讨,也没有分析共同的价值观与文化(非正式制度)产生的原因。事实上,这些重要的制度问题被马歇尔先验地假设为先天存在的,而不是在产业集群演进中形成的。
  二、韦伯的区位经济理论
  阿尔弗雷德·韦伯(AlrfedWeber,1909)从工业区位论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首次提出了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economies)概念。韦伯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相互靠近取决于集聚的收益与成本的对比,深入地探讨了产业集聚的因素,量化了集聚形成的规则,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他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这是初级阶段;第二阶段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地方工业化,这是最重要的高级集聚阶段。韦伯的高级阶段的集聚就是我们所讨论的产业联合体。Isard与Smith进一步发展了韦伯的理论;Lindberg,Isard,Cumberland和Kennelly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企业根据成本最小原则与收益最大原则选择企业的位置与规模。相应地,企业会在临近自然资源产地或产品的目标市场集聚。
  韦伯开创的区位经济理论对产业集群的起源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进一步,韦伯的理论可以解释当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时企业在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附近集聚的原因。但是,韦伯虽然对产业集聚做了划分并强调了企业间相互合作而形成工业地方化的高级集聚的重要性,但是他并没有论证产业由初级集聚到高级集聚演进的制度基础;而且,韦伯的理论只考虑成本因素,他的产业集聚理论无法解释全球化条件下的“位置悖论”。

  三、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理论
  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1991,1995,1999,2000)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产业集群研究作了开拓性的工作(Pinch&Henry,1999)。保罗·克鲁格曼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是一篇有影响和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克鲁格曼通过其新贸易理论,发展了集聚经济的观点。他用数学方法,证明了工业集聚导致制造业中心区形成的原因。可以说,克鲁格曼是继马歇尔之后第一位把区位问题和规模经济、竞争、均衡这些经济学常年研究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的主流经济学家,并对产业集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认为经济活动的集聚与规模经济有紧密联系,能够导致收益递增。克鲁格曼的研究改变了产业集群理论在经济学界处于边缘的状态,并逐渐引发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热潮。
  克鲁格曼将外部经济、区域产业集聚与贸易联系起来,为新产业地理学的柔性专业化(lfexiblespecialization)理论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克鲁格曼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过程:历史通过初始条件(initialconditions)与偶然事件(accidentaleven~)决定产业发展的模式,某个区域的特定发展模式又通过自强化效应(self-reinforcingeffect)产生锁住效应(1ock—ineffect)。但是,克鲁格曼只关注可以用数学方法模型化的外部性,并没有论及地理对技术与知识外溢的影响;克鲁格曼忽略了制度、社会与文化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他认为非经济的或社会的因素很难被模型化,应该由社会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来研究(RonMartin,PeterSunley,1996)。这样,克鲁格曼分析了地区具体的冲击(region—speciifcshocks)~区域经济的影响,但是他的模型不能解释为什么某些地区较其他地区面对不良的外部冲击(negativeexternalshocks)会有较好的适应与调节能力。
  四、波特的新竞争经济理论
  波特(M.E.Potrer,1998)在他的论文中系统地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为主要研究目标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这种由独立的、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形成的产业集群代表着一种能在效率、效益及韧性方面创造竞争优势的空间组织形式,它所产生的持续竞争优势源于特定区域的知识、联系及激励,是远距离的竞争对手所不能达到的。波特最早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的概念,事实上,它的产业集群概念很快成了产业集群领域的标准概念(RonMartin,PeterSunley,2002)。波特的“集群”不仅是理论上的分析概念,更是~个重要的政策工具。波特本人也成了很多国家和地区政策制定者的咨询专家与顾问。波特主要的贡献在于从企业竞争力角度来说明产业集群现象,认为产业集群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对产业集群为何能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说明。但是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波特的产业集群概念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地区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到国家竞争力,产业集群在波特那里成了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波特强调产业集群内企业或相关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带来的益处,却没有分析这种竞争合作关系的产生的原因;波特过多地强调了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对产业集群演进过程与制度安排作深入的解释说明。
  五、库克的知识、学习与区域创新理论
  PhilipCooke、Asheim B.T.、PeterMaskell、AllanC.Malmberg、Lundvall和Johnson继承并拓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研究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学习与创新的区域特征,为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集群提供了新的解释。
  PhilipCooke(1992)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innovationsystems)的概念,对区域创新环境、创新支持体系、企业创新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AsheimB.T.与PhilipCooke(1998)进一步将区域创新体系分为区域性国家创新体系和空间一体化的创新体系(territoriallyintegratedinnovationsystems)两种,前者指生产结构与制度环境是区域性的,而作用方式是国家主导的表现为自上而下的线性的创新模式,如德国的Baden—Wuttemberg地区;后者指生产结构和制度环境与区域融为一体,创新表现为自下而上的互动的非线性模式,如意大利的Eimilia—Romagna地区;PeterMaskell,与Allan C.Malmberg(1999)论证了面对面沟通在IT技术高度发达条件下的独特作用,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的传播与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Lundv1a],和Johnson(1994)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个学习组织,知识资源的地区分布、流动性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学习具有集体性(collective)与地方性(1ocalized)的特点。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