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与运行系统动力学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曲然 张少杰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  系统动力学  仿真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与功能、结构框架、运行机制与系统特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并针对吉林省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吉林省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而给出了吉林省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日益成为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创新资源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区域创新体系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方面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系统的定量模型无疑是把握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特征与运行机制,研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的一种系统的科学分析方法。
  l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RegionalInnovaitonSystem)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参与技术开发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组成,并形成一个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及新产品而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客观性、整体性、自组织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等特征。
  (1)区域创新系统的要素构成及其结构是客观的,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联系,其组织规则与联系形式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其存在的环境也是客观的。制度、法律、政策、市场、社会文化、教育以及国际环境等客观环境变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与运行,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也会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促使外部环境发生变革。
  (2)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整体性,区域创新系统不是系统要素的简单相加和偶然堆积,而是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网络关系,使系统呈现出单个组成要素所不具备的功能。(3)区域创新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和自组织能力,创新行为主体在系统环境的刺激和约束下,不断调整要素构成和结构,通过系统各行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在创新系统内部自发、持续地产生出推动创新的动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4)区域创新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输入、输出关系,系统的边界是开放的,开放程度是决定区域创新系统能否与环境进行交流的关键。(5)作为社会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层次性,系统与要素的区分是具有相对性的,区域创新系统相对于其要素而言是系统,而相对于国家创新系统而言就是一个子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可划分为多个层次,即子系统。
  2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框架
  根据区域创新系统创新主体的行为及其互动关系,将其划分为5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图1:
  

  3区域创新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系统动力学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雷斯特(JayW.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创立,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仿真技术为手段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系统动力学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可有效揭示出区域创新系统中错综复杂的依赖关系。
  3.1区域创新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根据区域创新系统子系统的划分及其具体结构和功能分析,建立区域创新系统仿真模型,其结构如图2,所涉及的变量如表1: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