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一)上海国际贸易城市的地位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中心城市,目前口岸贸易占全国的1/4。许多跨国公司已将上海作为全球的订单中心和采购中心,今后几年正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这将为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试点提供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二)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就及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优势
目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同时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也在积极推进。根据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要求,浦东可以继续实行一些新的政策突破。这将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试点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人民币汇率稳步趋升
人民币汇率稳步趋升也增强了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吸引力,同时不断发展的国内金融市场为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市场环境。
(四)人民币结算外部需求不断提高
对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的外部需求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的经贸活动中,出现了人民币作为区域性国际结算货币的较大需求。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国内进出口企业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货币的需求也非常高。
四、目前上海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情况
自7月1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公布以来,市商务委等相关部门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作为是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建设近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来努力积极推进,通过政策研究、协调和推进,本市出台了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相关的报关、退税等环节的配套政策,对于试点企业而言,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国内各环节已经疏通。
截至目前,本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已突破12亿元。
当前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尚存在以下问题,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解决: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相关金融服务尚不成熟境外人民币贸易融资、人民币境外投资、人民币回流投资等外部环节目前还不通畅。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区域有限制部分企业主要客户在欧美等市场,需要通过在港澳的关联企业才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三)汇率风险转嫁
多数香港客户进口产品后又出口欧美市场,若采取人民币结算,收美元、付人民币,由此产生的汇率风险,香港客户不愿承担。
上一篇: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和政策选择
下一篇:居住区商业建筑空间设计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