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长株潭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及战略路径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创新机制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和保障。要推动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创新,就必须在区域内建立完善有利于一体化创新的体制机制。要在《长株潭科技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创新的机制,强化对长株潭区域创新的服务支撑。(1)构建人才交流互动机制。应致力于在区域内构建一个一体化的人才开发与人才流动体系,实施人才柔性开放战略。要建立三市科技管理部门干部跟班交流学习的机制,进一步加强三市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中介机构在学习培训、观摩取经、项目合作等方面的经常性交流与合作,重点加强在科技评估、认证咨询、技术服务、项目推介和投融资服务等方面进行横向交流与合作。(2)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申请的开放机制。要鼓励三市科研机构、大学和地方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应优先在三市转化实施,以此快速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3)建立三市科技部门联席会议机制。要建立三市科技管理部门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提出三市对接具体办法,及时解决三市在区域创体系中存在的问题。(4)建立长株潭三市专家决策咨询机制。聘请区内外科技、经济、管理和法制专家组建长株潭三市科技顾问委员会,对长株潭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等重大决策进行论证和咨询,参与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评审。科技顾问委员会实行常设科技顾问与建立专家库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模式。
(三)完善中介服务,推动区域技术创新
首先,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连接其它创新组织的“链环”作用,形成功能强大的网络化、社会化、产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和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科技创业源头。建立和发展技术产权市场,积极探索交易制度创新,加快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为创业资本退出提供渠道。其次,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园区建设。要不断创新和完善高新区管理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高新区窗口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结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不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人才,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努力营造鼓励创业、创新的优良环境,力争形成发展特色,成为湖南高新技术发展的示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建立健全创新支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目标、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为主要任务,以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为主体,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广泛参与、协同配合的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服务体系。健全发展担保市场,强化其对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建立一套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财税体制,完善创业投资法律保障体系,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最后,建立完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孵化器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建立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积极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以及向社会开放国家科研基地和科技资源等方式,真正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科技成果转移、扩散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移步伐。
(四)强化政府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必须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向着力营造创新环境转变。要以技术创新为灵魂,努力营造有利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环境,使长株潭三市成为技术创新的沃土和成功创业的家园。第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的力度,紧紧围绕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总体要求,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扎实推进的原则,从战略高度x1,创新布局、资源配置进行规划、组织和协调,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提高技术、资源等资源的集成度,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技术优势和产业特色。第二,加强xJ"区域创新的投入。要强化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实现研发费用与GDP同步增长;要建立健全技术开发准备金制度,技术及人才开发费税金减免制度,以及新技术推广投资税金减免制度等;要整合现有的科技发展资金,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用于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本金投入和对刨投企业开展业务的奖励补贴。第三,加强科技法制建设,建设良好的创新环境、法规和制度环境。消除制约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和政策性障碍,积极推动各类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实施,使各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各种创新的实践都能得到顺利的实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科技立法步伐,完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科技法规体系。倡导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形成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创业热土。第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科研院所顺利转制为科技企业。第五,建立“无缝隙”组织,协调区域技术创新。长株潭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跨地域边界的创新体系,创新要素是跨行政区的。因此必须要在长株潭区域内成立一个“无缝隙”的协调组织,来加强区域内各市之间科技发展的协调和统一,培育区域内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统领长株潭区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下一篇:内蒙古区域刨新系统的构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