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集群创新的动力因素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所以。产业集群要想保持不断的创新和增长.必须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生产率的持续增长.这也是目前各集群增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因此,为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中的人力资本效应.完善产业集群中的人力资本投资体制机制.建立科学的资格认证与技能鉴定体系.完善市场化的人力资本配置机制.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的投资与收益分配制度.改变组织结构.构造扁平化管理组织’从而为企业的经济增长构建一个和谐又健康的环境
三、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兴产业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资源禀赋依赖程度低.对区位因素依赖性不显著.所以各地以为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容易移植和复制.纷纷依照硅谷的模式建立自己的“硅山”、“硅湖”等高科技产业园区.出现了“飞地”现象,然而移植的结果却是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却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产业集群模式的移植性效果、成功率高低与产业的根植性有很大的关系。
根植性是经济社会学的概念.它的含义是指深深的嵌人社会关系当中产业短时间内迁移到一个地区所形成的集群属于典型的嵌入式集群.这样的集群欠缺根植性存在所必需的区域特定要素。不同的产业所需的区域特定要素不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一个以“创新源”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网络是它所必需的区域特定要素。台湾新竹工业园区是政府主导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内集中了工业技术研究院、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以及精密仪器发展中心等研究机构。这些大学、科研机构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成果、人力资源、技术信息,成为新竹创新网络的最主要的创新源。在园区内还集中了同业公会、管理顾问公司、银行金融机构等多家专业性的中介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如果仅是简单的高科技企业的移植而缺乏区域创新网络,则新移植的高科技企业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缺乏生命力。在传统产业的嵌入式移植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产业根植性差的案例。最初移植的时候是看中了当地的低成本优势,但是却难以同当地的企业融合.难以产生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虽然人力、原材料成本低廉.但是由于缺少以技术网络为基础的区域网络.所以企业的交易成本过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创新更无从谈起。
一个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创新,而产业集群的创新则表现为产品的竞争力。要拥有和保持市场竞争力需要有不断的技术创新作为基础。创新会有新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生.缺乏创新则会导致产业集群的衰退。迈克尔.波特认为“生产率是繁荣的决定因素。任何产业、任何集群.如果使用先进的技术,有接受过良好培训的员工,都能提高生产率只要是用先进的方法从事这些产业。所有的集群都是好的.不应该挑选集群。而应该扶植所有的集群。”先进的技术是产业集群创新的根本保障。因此各地在发展产业集群的时候.不应光注重产业集群的内容,更要注重这个产业集群是否使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是否具有生命力。由于技术上的相通性.集群内产业技术创新可以较快的移植或嫁接到其他产业的技术上.即核心产业向相关产业扩散。产业内渐进式的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而相关产业间的技术的碰撞则可能引发新的产业革命.促使新兴的产业产生。
上一篇:谈区域创新系统风险的理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