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经营性投资项目资本金与资本结构的确定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企业外部因素。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和状况。企业要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下采取随机应变的财务策略的本领。在社会经济增长条件下或政府鼓励投资时期,提高企业负债率,多负一些债,充分利用债权人的资金来从事投资和经营活动,可以增强企业发展的能力,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企业有能力承担较大还款和付息压力,也就是可以冒较大筹资风险。反之,在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应当采取紧缩负债经营的政策,减少遭受损失和破产的风险,谋求较低的盈利。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企业的行业属性是决定其资本结构水平的重要因素。如钢铁、商贸等行业,破产风险较小,即使企业破产,其投资本金的损失也不会太大,故可以保持较高的资产负债水平;而电子、化工等高科行业,投资风险较大,保持太高的资产负债率或太多的流动负债是不明智的。
在竞争激烈行业中的企业,其负债经营比率应低一点,谋取稳定的财务状况,否则,应该高一些。金融市场的运行状态。现代企业财务尤其是筹资与金融市场水乳交融,企业资本结构确定的重要外部因素就是金融市场的运行状态。如果货币市场相对资本市场来说发达、完备、健全,企业可以提高流动负债的比重,因为增加流动负债的规模,可适当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反之就需扩大长期资金的规模,以减少筹资风险。金融市场活跃,股价高涨时期以股本筹资为主。在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和社会各界等有关方面能够接受和承担的风险范围。
一般来说,企业举债经营比率偏高,对整个社会发展有不利的影响,容易导致企业本身经济效益下降、亏损和破产,加深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
定,增加财政负担,引起通货膨胀,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降低投资效果和意向。因此,企业资本结构应依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社会大众等社会各方面普遍接受的风险而定。另外,对影响一个地区全局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大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地方政府应集中财力予以扶持,并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尽量提高资本金的比例,减少其风险性。
需要强调的是,资本结构的确定,既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又要抓住主要矛盾,这样确定的资本结构才是合理、优化的。但我们也应看到,资金来源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并不排斥结构调整的可能。而且,对现有企业来说,资本结构调整更重要,更有意义。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