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经济时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徐红 沈玉清 时间:2013-02-15
  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既存在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比问题,也存在投入与产出的时间差问题。
  由于一个成果转入工业生产需要先期投入,很多企业只重产值、利润,而忽视技术储备,技术的投入,致使企业不愿吸纳高新技术或开发新产品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及措施
  (一)最便捷的办法是采用“拿来主义”式的借鉴先进国家的成熟技术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由于国外先进国家具有成熟的市场,前景好的产品,技术又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高等院校就应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在高起点上立项,进行技术开发,不应在起点低,又没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上浪费时间、财力、物力。这种“拿来主义”式的科技转化可采用两种模式:一是美国模式,即从研究开发开始到产业化的长链式转化模式,二是日本模式,即引进先进的最新科技成果,加以消化、吸收、发展、改造、提高,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新技术及其产业;这是外链式的科技转化模式。这两种转化模式都同市场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结合我国国情,适合采用日本模式,能节省研制费用,周期短、费用不高,如我国的长虹企业采用日本技术取得了很大成功。长虹企业开发了适合我国特色的家用电器,迅速占领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笔者更主张“拿来主义”,特别是在高新技术成果方面,在中国由于起点低,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如果你凭空没有概念地去想点子,你可能想不出什么东西,即使你想出了东西也是很肤浅,反而是“拿来主义”容易成功。但是“拿来主义”一定要结合我国国情,去粗取精,剔除那些不适应中国市场的东西。
  (二)明确科技开发方向,重点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商品化进程,并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风险投资基金体系
  高新技术产业化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已成为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换代、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已得到科技、产业等各界人士普遍认同。而分析高新技术的开发成果来源、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但产业化的优势仍在大中型企业,所以应把科学技术产业化、商品化的重点着眼于高新技术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项目。
  国内外高科技产业化成功的实践表明: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基金体系是加快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所在。从美国的硅谷,到我国近年来比较成功的几个民营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都充当着神奇的“孵化器”作用,我们国家的产业要想尽快升级,高校科研成果要想尽快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没有一整套完善的风险投资基金支撑体系是不行的。
  高科技产业和风险投资业应从宏观上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高科技企业要与高校密切联系,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努力缩小与国外同行业的差距,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率。风险投资也要在加强人才吸引的同时构建多元化风险投资网络,实现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组织形式多元化,投资渠道多元化。风险投资主体应当是企业、金融机构和公众投资者等多种成分,其中尤其应重视民间资本的投资实力。随着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民间资本也相应地在投资领域活跃起来。建立二板市场,完善证券市场上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二板市场主要发行高科技风险企业的股票,上市发行的标准低于主板市场且公司上市实行注册制,即企业只要符合上市标准就可申请上市,这就为无资格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特别是处于初创时期的高科技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风险投资者就可以在二板市场上出售股份,迅速变现,从而加速了风险投资资金的周转,为更多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盘活资金。
  (三)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全方位引入市场机制
  高等学校应统一规划、管理、协调、组织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活动。设立市场部、开发部、成果转化部、技术服务部等部门,分别负责技术项目的论证立项、组织开发、组织成果转化,负责售后服务等一条龙管理与服务。采取管理与服务人员专职、专业技术人员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将学校科技力量统一组织起来,形成群体合力。
  按市场规律要求完善激励机制和有效的约束机制。措施之一,确立能够吸引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的利益牵引机制。在利益分配方面,加大向个人的倾斜力度,并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措施之二,将经济效益指标列入职称改革条例。作为专职科技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必要条件和非专职科技人员的可选条件。措施之三.对科技人员(包括教师)按照技术职务目标,压担子,定目标,促使并引导他们开发社会需要的好项目,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
  (四)引入创新机制,提高技术成果开发质量
  创新是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的生命与灵魂。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成果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然而,高校搞重复研究,低水平开发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引入创新机制势在必行。高等学校应制定鼓励创新的政策,将技术创新纳入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及晋升程序,加大创新成果意识,强化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不断提高水平的新思路。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