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信息化经济与工业化经济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4对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不同
信息技术引发的社会信息化,为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技术可能。信息化的开展使得依靠科技进步,而不是高资源、高投入就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近年来,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传统产业,改造了传统产业,促进了传统产业结构升级,使传统产业增添了巨大的活力。据统计,在美国凡采用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公司产品质量提高了40%以上,生产率提高200%--500%,而工程设计费用和人力费用却分别减少了15%--30%和5%--20%。我国22个省使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投入产出比约为1:5,个别的甚至高达1: 10。工业化生产经营是以大型化、高速化、标准化、批量化为特征的,而信息化生产经营是以更重视个性化、多样化和高质量为特征。
工业化经济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代替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主体或主导为其特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地位不断上升丁并占据主导地位。
在工业化社会,社会成员组成中主体是劳动(工人)大众,而在信息化社会中,主体则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分子。由于信息化发展和知识作用的提高,出现了产业结构软化,即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多。
5企业在管理方面的不同
工业化社会与信息社会在企业的管理方面同样存在差别。前者重点是对产品生产、经营和有形资产的管理,即注重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后者重视对科研的开发、职工培训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即注重企业创造知识的能力。
总之,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信息化是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也为工业化的延续开辟了新的道路。从物质含义而言,信息化是工业化在科技发展基础上的自我扬弃。从生产的角度而言,信息化扩大了工业化的发展空间,使市场交易的范围更加广阔和有序。
当然,现代社会中,信息化经济不可完全取代工业经济。工业化尚未完成的不发达国家更不可越过工业化而直接发展信息化。即使对于己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发达国家而言,工业化经济仍然是社会经济中的重要部门。正如工业化的发展并没有代表工业化经济可以完全取代农业经济一样。工业化经济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它是信息化经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