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案例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何练 邵春子 时间:2013-02-15
  由于浮夸风盛行,中央对农业发展形势作出了错误的估计,认为粮食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工作重心应从农业转移到工业上来。于是,在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958年钢的计划产量要求在195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一切为了保钢”的指示下,场群众性的全民大炼钢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到了年底,钢产量达到1108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369万吨,超额完成了任务。当年,GDP的实际增}∈率达到21.3%,第二产业增长率则高达52.9%。然而,这种片而追求冶炼工业高增长的经济决策给整个围家和人民带来的却是灾难。首先,就钢和生铁本身而言,合格的产量分别只有800万吨和953万吨。其余的均使用土法冶炼,不仅成本高,而且经济效益低,加上产品不合格,以致大面积亏损,当年财政补贴就高达404L元。同时,多生产的钢、生铁次品只能计入存货,导致积累率陡然上升,1958至1960年分别为33.9%、43.8%和39.6%。商品价值得不到补偿,导致企业无法同收资金,职工平均工资下降。第二,农业投入锐减,造成农业大幅减产,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衡。1958至1960年,第一产业的增长率分别为0.4%,~15.9%和16.4%,工、农业产值比例则由56.7:43.3变成78.2:21.8。1958年秋,丰收在望,但由于炼钢需要,过多地抽调农村劳动力,而且大量的运输工具和牲畜也被用于大炼钢,导致大批粮食和棉花烂在地里。据粗略统计,1958年9月份就有5000万人上山炼钢,其中主要是农民;全国约20%的畜力车、手推车,30%的木帆船参加了全民大炼钢。劳动力和资源大量转移的后果自然是农作物连年减产。一方面,粮食供应严重不足。1960年,粮食库存告急,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主要工业城市粮食库存均已不超过10天。另一方面,棉花、烟叶等轻工业原料供应无法跟上。第三,_[业内部比例也严重失衡。当时工业生产排队原则要求,首先满足冶金设备和冶金工业增产的需要,其次满足制造发电设备的需要,再次满足主要机床的需要,最后才可以顾及其他工业部门。为了保钢,轻工业原料的运输被挤掉了,结果导致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1960年,重工业较上年度增长了25.9%,轻工业却下降了9.8%。轻工业的下降,直接造成生活日用品的供应紧张。不仅如此,重工业内部比例也逐渐失衡。采掘工业远远落后于冶炼、加工工业的需要。交通运输业落后于工业,货运量增长不能满足煤、铁增长的需要。第四,财政、信贷收支严重不平衡。一方面,政府需要补贴低效益炼钢带来的亏损;另一方面,政府实行扩张l生财政政策,大量增加基础建设投入和支付因规模扩张而新增的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1958至1960年,财政赤字分别高达20.74亿、56.05亿和71.39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当年财政收入的5.46%,11.51%和12.47%。第五,物资紧张,货币发行过

多,直接后果就是通货膨胀。按计划价格销售的商品供不应求,许多商品在国营商店甚至有价无货,而在自由市场上的价格则高于国营牌价几倍甚至十几倍。最后,政府不得不扩大凭票凭证供应的范,实行短期配给制。综观整个“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同时也吸取了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片面追求个别产业的高增长是不可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若要科学发展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必不可少。
  1962年,周恩来在西楼会议提议,下决心对国民经济进行大幅度的调整。陈云提出:“把十年经济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恢复阶段,后一阶段是发展阶段……现在调整计划,实质上是要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上。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把一切可能的力量用于农业增产。”从1962年开始的大幅度的产业结构调整,基本上是按陈云的思路进行的。1963年至1965年,农业得到恢复,林业、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均有所增长,经济形势伞面好转。
  四结语
  历史总是有规律地重复着。造成1967至1968年经济滑坡的原因与前期的具有高度相似性。但历史却又不会简单地重复。对于造成这次经济滑坡的新因素,笔者不再赘述,因为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也就是,国民经济无法摆脱产业结构调整而保持持续增长。同时,产业结构也无法摆脱国民经济增长而独立调整。因此,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科学发展经济来说,缺一不可。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