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机制的培育与再造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红利 时间:2013-02-15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诚信机制的保驾护航,当市场运行于缺乏诚信机制的社会中时,就有了培育与再造的必要。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探索这一机制的培育与再造的途径。
  关键词:市场经济 诚信 诚信机制 培育
  
  当前对市场经济本质冲击最大的,当数社会诚信缺失为甚。如果任由诚信缺失现象发展,则必将构成对未来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冲击。因此,社会诚信问题仍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诚信缺失的危害
  诚信是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根基。拥有诚信资源的市场经济,是健康的市场经济,是有秩序的市场经济。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运行成本降低,经济主体相互信任,经济和社会关系趋于和谐。反之,则会对社会发展造成障碍。
  1.公民诚信缺失对和谐社会的冲击。我国历来重视诚信道德的培养,把一个人的诚信修养看得非常重要。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至诚如神”(孔子《论语》)。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可见,我国传统上把诚信看作是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规范,是道德的本原。但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欺诈、坑熟现象的屡出不穷,致使公民之间相互猜忌,彼此封闭,信任度降低,也就增加了人们交往的难度和信息沟通的成本。正如《吕氏春秋》所言:“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愁,不能相亲。”这与传统上我国所提倡的团结互信、互通有无是背道而驰的。
  2.企业诚信缺失诱发社会不和谐因素的衍生。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严重挫伤公民的消费信心,中低收入阶层由于收入比重偏低,消费更是谨小慎微,内需严重不足,经济增长的贸易依存度加大,危害我国经济安全。企业整体信用度低,融资困难容易丧失发展机遇;信用交易量过低,据统计:国际贸易往来中90%是信用交易,中国的信用交易只有20%。交易成本过高,不利于资本的流通速度;有些企业盲目转轨改制,工人大批量下岗,把安抚失业人口的责任转嫁给社会,当前我国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又非常薄弱,故而引发众多的不满情绪、不安定因素;我国企业国际声誉较差,影响竞争力,影响招商引资和国际合作。由于诚信环境不良,金融机构为规避信贷风险,惜贷现象日趋严重,一方面给企业融资增大难度,另一方面造成国家本来用于扶持贫困群体的项目难以实现和推行,例如助学贷款的发放。在一定层面上激化了矛盾,引发公众对社会公正的抱怨。
  3.政府诚信的不规范致使社会不和谐。政府政策缺乏连续性,使得政令不畅通;官员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用人机制不透明,挑战政府威信;司法腐败、不健全、执法不力现象屡有发生,构成对政府权威的威胁,政务信息不公开、不畅通、报喜不报忧、屏蔽公民对政治活动的参与,致使公民参政议政意识淡薄,行政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执政效率低下,难以形成合力,缺乏提升综合国力的民族凝聚力,政府诚信在社会诚信中居主导地位,政府信用的缺失和不规范对其他市场主体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