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2.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水利设施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专业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创新为农金融服务新形式。贷款难仍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问题之一。为了增收,不少农民在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由于贷款难,农民很难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进行技术改造。积极推进信用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定工作,扩大信用担保的范围和比例,探索建立农户小额贷款联保机制,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4.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也是制约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题。农村居民要找到工作不容易,只能从事城镇居民不愿从事的苦、累、脏活,并且很难做到同工同酬,收入要比城镇居民少得多,收入基本多年没有变化。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短时间看,在目前的基数上,靠自发、分散地外出打工来增加农民的收入比较难。因此政府应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农民工就业的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5.统筹城乡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重庆市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西部唯一直辖市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城乡统筹应该建立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缩小与城市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和公平地占有教育资源。
6.逐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继续完善和扩大统筹城乡的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让更多的城乡居民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
7.全市范围内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和落实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制度、行政体制等改革。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好解释工作,让政策落到实处。
四、总结
重庆大力开展城乡统筹以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重大进展,若能持续深化城乡统筹发展,借鉴先进的农民增收、社会保障及文化教育措施,必定能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让城乡居民都迈入小康生活。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上海. 统计年鉴[M].2003,2004,2005,2006,2007,2009
[2]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重庆统计年鉴[M].2003,2004,2005,2006,2007,2009
上一篇:美国经济危机原因及其影响的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