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对重新认识劳动价值论的几种认识的看法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为了论证服务也创造价值,理论界有的观点引用下面一段话:“但是,对劳动的物化等等,不应当像亚·斯密那样按苏格兰方式去理解。如果我们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来看,说商品是劳动的化身,那仅仅是指商品的一个想象的即纯粹社会的存在形式,这种存在形式和商品的物体实在性毫无关系;商品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或货币。于是引用者得出结论:没有生产出物质性的使用价值的服务,也能创造价值,因为不应当像亚·斯密那样按苏格兰方式去理解劳动的物化,价值的存在是与商品的物质性的使用价值毫无关系的。笔者认为,这种理解不符合马克思对亚。斯密这段批评的原意。
亚·斯密的“苏格兰方式”的缺点是什么呢?马克思指出:“亚·斯密的缺点只是多少过于草率地把劳动的物化理解为劳动固定在某种可以捉摸的物品中。但是,这在他那里是次要的事情,只是表达不当。”斯密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像制造业工人那样,“……劳动固定和物化在一个特定的对象或可以出卖的商品中,而这个对象或商品在劳动结束后,至少还存在若干时候。而不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像家仆的劳动那样,“劳动不固定或不物化在一个特定的对象或可以出卖的商品中。他的服务通常一经提供随即消失,很少留下某种痕迹或某种以后能够用来取得同量服务的价值”。马克思针对斯密认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应“留下某种痕迹”这种“只是多少过于草率的”的理解,指出:“使商品产生出来的那种具体劳动,在商品上可能不留任何痕迹。在这里,马克思首先指出具体劳动是“使商品产生出来的”,即创造出物质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来的具体劳动;其次指出在该种“商品”上具体劳动可能不留痕迹,即不留“某种可以捉摸的物品”,但劳动仍可物化为价值。这似乎是一个矛盾:具体劳动既要生产出物质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又不留痕迹。为此,马克思举了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生产商品的农业劳动。“例如小麦、公牛等等商品所取得的形式,虽然也是人类劳动的产品,而且是一代一代传下来、一代一代补充的劳动的产品,但这一点在产品上是看不出来的”。代代相传的农业的具体劳动并没有在商品小麦、公牛上留下代代具体劳动的痕迹,至少从商品的外形上肉眼不容易看出来。农业的具体劳动在创造出物质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时候,没有在该商品上留下当代农业具体劳动的痕迹—这就是既生产物质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又不留痕迹相统一的具体劳动。可见,劳动没有留下“痕迹”,并不是说没有留下物质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把劳动没有留下“痕迹”,理解为劳动创造价值不需要具体劳动创造物质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观点是不符合马克思所举的生产商品的农业劳动的例子的。
第二个例子是运输业的货(商品)运劳动。“在那里,劳动的目的决不是改变物的形式,而仅仅是改变物的位置。例如,把商品从中国运到英国等等,在物本身谁也看不出运输时花费的劳动所留下的痕迹(除非有人想起这种东西不是英国货) “商品一到达目的地,它的使用价值所发生的这个变化也就消失,这个变化只表现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提高了,商品变贵了。虽然在这里,实在劳动在使用价值上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可是这个劳动已经实现在这个物质产品的交换价值中……在这个领域里,劳动也体现在商品中,虽然它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并不留下任何可见的痕迹”这个例子同样说明了具体劳动既生产物质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又不留痕迹的同一。货运的具体劳动创造了物质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位移,但却没有留下这种创造的痕迹,而劳动仍同时物化为价值—仍以物质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前提条件。同样,把具体劳动不留“痕迹”理解为对物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这个创造价值的前提条件的否定是不符合货运劳动的实际的。
综上所述,“苏格兰方式”的缺点,就在于没有看到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没有在该商品上留下痕迹时,却仍然创造或保护了物质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劳动仍物化为价值。反过来说,具体劳动不是创造出以交换为目的的物质性的产品的使用价值时,即使在该产品上留下痕迹,如顾客用收人请到家里的厨师所烹调的肉食等等,劳动也不会物化为价值。“苏格兰方式”的缺点并不严重,因为它没有因此而否定价值存在的前提即物质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马克思说它的缺点是“次要的事情,只是表达不当”。“如果我们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来看”即从价值本身来看,价值代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劳动关系,即代表“商品的一个想象的即纯粹社会的存在形式”,它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的物体实在性”毫无关系,因它“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但是,价值要存在,即“商品的一个想象的即纯粹社会的存在形式”要存在,必须以物质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这就是“苏格兰方式”的合理内核。
上一篇:IT时代的劳动价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