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现代社会的潜在生产力——诚信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论文摘要:诚信作为一种潜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文明之基,是经济发展之本。它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诉讼,提高竞争力。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使企业以良好的形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是说做人如果没有信誉,人们就不知道他还能干些什么。古人又曰:“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关于诚信与做人、做事的关系,一些文献古籍对这方面的论述还有很多。这充分说明古人对诚信的重视程度,把它看成做人之道,立政之本。
诚信,简单的讲就是诚实、守信的意思。诚实,就是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正确地面对自己所处的一切,做到立足真诚,以诚相待。其实质就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办事老实,守纪守法。不能为了个人的目的,采取见不得人的手段,去欺骗他人而从中渔利。所谓信,简言之,就是遵守诺言的意思,就是要一诺千金,取信于人,是诚实的具体表现.而不是背信弃义。也就是说诚实是基础,只有诚实才能真正谈到信用二字。否则,信用就是空的,我们必须明确诚实与信用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对待日常发生的事情。
一、社会呼唤诚信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也包括真诚做人。在历史的发展中,被人们和社会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与功能。它既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取信于人的基本保证,也是加强自我修养获得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是人立足社会的基石。在这方面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很多。但到了现代,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似乎在市场经济的大浪冲击中消失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大到股市中的琼民源,恶名远扬的银广夏、亿安科技,小到卖白菜萝卜时的短斤缺两,人们似乎对这些欺诈行为在阵痛之余变得麻木与无奈。许多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情不自禁地疾呼,在中国这样一个礼仪之邦,当前诚信问题非常严重。北大光华学院院长、经济学家张维迎在谈到诚信问题时深有感触,他说:中国20年前开始改革,但是商业秩序和职业道德问题依然很不理想。我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经常怀疑我们拿的药是真的还是假的,担心别人给我们打针的针头是第一次使用还是回收的。我们去买肉的时候,经常担心这肉是不是注水的。当我们受雇于一个老板时,担心他到时候会不会给我们发工资。当然,信用危机还不止这些。没多久,中国的老百姓痛苦地发现,口袋里的钱虽然比过去多了,但身边到处充斥着欺诈,仿冒、伪造、作假等不诚信行为,严重地影响着人们衣食住行乃至生老病死的各个方面,黄鳝添饲“避孕药”促肥,银耳用硫黄熏制增白,大米用霉米加矿物油抛光,豆制品掺人工业滑石粉,添加建筑用黄色染料,往馒头里掺增白剂,石膏粉甚至是“吊白块”,蔬菜瓜果里的农药严重超标,人们还担心商场里买回的名牌服装是假冒的,担心商品房面积缩水等。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撰文抨击中国的信用状况之恶劣表现时,指出种种失信行为,主要有:履行效率低,债务人大量逃废债务,假冒伪劣商品冲斥市场,毒酒毒米案件不断发生,企业进行虚假披露,包装后上市圈钱等行为屡见不鲜,有偿新闻,虚假广告,虚假财务报告和黑嘴股市分析满天飞,以亿元计的银行不良贷款积累,盗窃知识产权等。近年来,社会失信问题极为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重大损失。
二、诚信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
诚实守信不但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发展之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诚信尤为重要。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信用经济,西方经济200多年的发展证明,诚信是一切经济交往的基础,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一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有一个终身不变的社会安全号码,通过这个无法伪造的号码,每个人都拥有一份资信公司作出并保留的信用报告。在这个报告中,记录着任何关于个人信用方面有利或不利的资料,一旦违背信用原则,不利的记录至少伴随你7年,在此期间你无法使用信用卡,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等,你将在现代社会里无法顺畅地生活。至于企业,其大量的经济行为几乎全部都有记录,而这些记录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信用已经渗透到这些国家社会的血液之中。
我国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不论是金融界、企业界,还是一些研究机构和政策部门,都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无信不立”。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放眼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从信用环境来看,则因为守信者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和收益,失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在转轨过程中,一方面维护市场经济的信用关系的制度和道德体系尚未建成。另一方面制度与法律上的漏洞,以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存在,在客观上助长了不讲信用的风气。由于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机制尚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导致缺德失信的经济人不能被市场经济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