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劳动价值论的几点再认识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论文摘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强有力的分析工具,至今仍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商品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企业家才能是新的生产要素。其中信息、技术属于生产资料,其本身不创造价值,企业家才能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力企业家和科技、信息工作者的劳动同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我国现阶段消灭剥削的途径在于劳动力转化为资本。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资源配置方式、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以及社会阶层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迫切要求理论工作者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并用以指导社会实践。一方面,随着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化、技术化、信息化,传统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生产三要素之外又出现了技术、信息和企业家才能这些新的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市场化的改革取向本身就要求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不仅必然而且已经成为现实。劳动是否还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现阶段分配关系中是否存在剥削,成为我国目前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一部分学者依据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严格坚持劳动价值论,但又无法合理解释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体中利润的构成和工资收人呈现的分化现象;另一些学者则直接或间接地否认或者放弃劳动价值论,采用西方要素价值论的观点,认为除劳动外的各生产要素也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试图解答前者无法解答的现实问题,这实质上又难以做到。
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和解读上述变化所带来的新的问题,这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实,马克思主义本身就蕴含着发展的要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急剧变化的今天,对新的社会实践状况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
1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二重性,劳动也具有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的二重性,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具体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一起创造使用价值,而商品的价值则唯一地由人类无差异的抽象劳动所凝结,这便是由马克思最终确立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正是通过这一理论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土地、劳动是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下,三个要素的所有者分别获得利润、地租与工资。这一过程看似公平,但却无法解释劳动力所有者与资本、土地所有者收人差距急剧扩大的原因。而马克思正是利用劳动价值论这一工具深人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揭示了其内在深刻的不平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表明,在生产过程中只有劳动者的劳动创造出商品中新的价值,其他生产要素作为生产资料只转移其本身蕴含的价值。因此,利润与地租都只是来源于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但这一过程又是如何在“公平”的交换过程中实现的呢?并且又是如何被分离出来的呢?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征之一就是“商品在生产的产品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而这首先表现为“劳动力成为商品”。依据劳动价值论,劳动力商品必然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它的价值是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而它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其本身就是劳动过程,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在等价交换的市场原则下,资本家只需支付劳动力的价值就可以得到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而一旦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所创造出的商品的新价值超过劳动力的价值时,就产生了剩余价值,井通过竞争,在资本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间分配,形成平均利润与地租。这也就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内在不平等。在进一步论证过程中,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条件所决定的,从而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这就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大贡献。
今天,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并未过时,而是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科技与信息工作者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
科技、信息这两种新的生产要素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科技、信息含量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品价值量的高低,但这并没有消解劳动价值论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其中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就是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只是转移其内含的价值。在当前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技术与信息只是作为新的生产资料出现,它本身同样不创造价值,只是在工人劳动的过程中转移其本身蕴含的价值。商品中,技术与信息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其实是来源于科技与信息工作者的劳动,是他们智力体力耗费的结晶。因此,技术、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凸显,其实这正意味着科技信息工作者劳动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
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所指的劳动暗含着属于简单劳动的前提,无法解释当今现实,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第一,马克思指出,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不如说是多倍的简单劳动,可以表现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这一点在今天仍然成立。因为,虽然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的差别日益悬殊,但即便最复杂劳动创造的商品也总可以与由简单劳动创造的商品等价交换这一事实仍然成立。第二,从《资本论》“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可以看出马克思把复杂劳动归结为简单劳动是为了理论上叙述的方便,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一致。因此,在社会现实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更加强调复杂劳动的重要性并不违背劳动价值论的本质。第三,马克思所指的简单平均劳动是“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时代具有不同的性质”。这表明马克思所指的劳动内涵与一定社会生产水平相一致,是可以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而加以丰富的。因而,绝不应因此放弃劳动价值论,而应以其自身的逻辑与精髓拓展其内涵,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钟盛熙教授认为,在“脑力劳动日益处于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层次性”,“既包括经过专门训练的体力劳动,也包括一般的脑力劳动,还有一部分更升华为具有全新意义的创新劳动”,“创新劳动与简单劳动不再是简单的倍乘关系,而是具有几何级数的扩大效应,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科技、信息工作者的劳动力也只是商品,他们得到的也仅仅是自己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价值,巨大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攫走,在西方经济学“外部性”的概念中也可以看出这种付出与获得的不对等。但这种“不对等’,在西方现行严格的专利制度保护下已经得到部分好转,科技、信息工作者高价值的劳动力不仅作为商品而且转化为资本,获得了一部分的剩余价值。因此,在我国大力加强专利保护工作,有利于改善目前状况并加速这种转化。
3企业家的劳动同样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
企业家才能是19世纪末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一生产要素已经逐渐显现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于企业家才能,一般定义是:“使其他经济资源组织起来并使之具有活力的生产要素,包括组织、经营、管理、创新、承担风险等活动”,“是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不难发现,企业家才能是企业家通过学习与实践得到的组织、管理、创新能力,这些能力存在于企业家个体身上,在他根据市场做出判断并创造性地组织和指挥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企业家运用自身才能的过程就是劳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脑力与体力的付出,并会凝结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价值。马克思将劳动力定义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可以据此做出这样一个判断:企业家才能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只有通过学习与实践才能得到,并运用于生产过程的组织和创新中,而这一运用过程属于劳动。因此企业家对企业家才能的运用同样是价值创造的源泉。
上一篇:浅谈对“价值”概念的几种界定
下一篇:刍论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与价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