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价值论:价值形成的多元性与劳动要素重要性的统一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红学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价值的多元性 劳动要素的重要性 活劳动
    〔论文摘要〕本文在正视与分析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现实处境的基础上认为:各生产要素共同形成价值,而不仅仅是劳动一个要素。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劳动生产要素具有不可或缺性,是最重要的和不可比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重视劳动要素,但更要进免忽视其他要素作用的错误认识,尽快塑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适用前提,即在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生产要素的综合效益,以加速建设步伐。
  一、引言
    我国分配制度由“按劳分配”转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变迁,引发了劳动价值论的分歧和争论。这场争论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虽然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发展劳动价值论成为主流观点,但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经济学界分歧较大,主要体现在是否承认劳动的价值唯一源泉地位,或者说,非劳动因素是否也是价值的源泉,即价值源泉的一元性,还是多元性问题。
    在劳动价值论的分歧与争鸣中,各种观点的深度与新颖度,引人关注。目前,笔者认为主要形成了这样几类观点:劳动价值一元论者主张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其它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其中,根据对创造价值劳动的计算口径不同又可分为狭义劳动派(鲁从明2001)和广义劳动派(钱伯海2002;陈享光2002);劳动价值多元论者主张价值的源泉不仅有活劳动,而且还有其它生产要素,尤其是物化劳动,由于具体观点的不同又细分为社会劳动派(钱伯海、王莉霞1999;王莉霞2000)、生产要素派(晏智杰2001,2003;蔡继明2000)、联合劳动派(吴朝震2001)。
    在国外,德国学者赵自元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沿袭了先人未经证实的“劳动价值”概念,缺少对人类劳动本质的追究,因此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就存在着缺点。而且自古以来,主张劳动价值论者都认为劳动创造和生产价值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不证自明之事,所以他们之中从未有人对人类劳动的本质加以分析和研究过。他们的劳动价值理论,仅是一个空洞的名词而已,毫无实质的内容。虽然它们(劳动价值论)可能也曾经解释过一些经济现象和问题,但那些都是一些偶然的巧合或牵强的解释,并不是由理论所产生的必然性或合乎逻辑的推断。
    从总体来看,劳动价值一元论体系框架完整、结构严密,加上历史的原因,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但是不能解释我国目前的现实经济问题;劳动价值多元论,从我国的经济现实出发,得出来的结论,能很好的解释现实经济问题,但是没有注意到各生产要素在价值决定中的地位和关系,无法突出劳动要素的特殊地位。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劳动价值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劳动价值论中价值概念的界定是首先要说明的问题。斯密的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适当价值”应该是投人在它上面的劳动的价值,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任何附加在销售价格上的额外的利润率都只是“剩余价值”。但是考察交换价值时,他似乎仅仅把适当的价值(劳动价值)作为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后来,出于不同的理解,出现了所谓的价值理论的庸俗化与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边际革命奠基人劳埃德等认为,物品的“稀缺性”同效用相结合,便产生了价值现象,价值便是人对物品主观效用的评价,它显然也是纯粹的主观现象。基于所谓“戈森定理”的作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和术语表述了边际效用决定和衡量价值量的观点。 (叫边际革命者杰文斯学说的基础是“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如何从数值上对主观效用和主观价值加以确定,始终是个难题。杰文斯说:“商品价格是测定商品对购买者的效用的唯一尺度;如果我们能够准确知道价格上升时有多少人会减少他们对每种重要物品的消费,我们就能够(至少近似地)决定最后效用程度的变化。门格尔经济理论的核心是“最小的或最不重要的欲望和效用”价值论。门格尔说,价值尺度应是某种财货“所保证的各种欲望满足中之最不重要的欲望满足所具有的意义”。里昂·瓦尔拉斯把价值的起源追溯到稀少性。
    卫兴华教授坚持价值是作为交换价值或价格的基础的价值,这样的解释在我国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上是极其普遍的,但在目前对于我国的现实经济现象的解释意义不大;晏智杰教授主张将价值概念定位于商品与消费者需要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基于其说的四点基础,在意义上较为接近边际分析的效用学说。刘伟教授认为价值这一概念,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范畴,价值表现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某种关系。
    笔者认为,价值的概念在社会科学中用途较广,在进行概念的界定时必须注意到这一点,而不能随意的发挥。所持的观点是:价值是商品满足人们需要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要么表现为效用,要么表现为交换所得一可满足人们交易其他商品需要的货币,即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体现的是商品所有者与商品或交易者之间的关系。

    而作为价值形式的一种,马克思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这样使用价值便与价值在交换中具体表现出的形式一交换价值联系起来。而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的概念,笔者认为: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不同可分为直接价值和依附价值。直接价值,只能由活劳动来创造,是劳动的直接凝结所形成的价值,是其他要素价值形成的基础;依附价值,是由那些虽然自身有意义或效用,但只有依附于人的活劳动,才能将自身的意义或效用转换成价值的价值。活劳动形成直接价值,而其它生产要素(含前期活劳动形成的价值,下同),形成依附价值。
  三、分析与证明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
  1.马克思学说的整个体系构成决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相互之间提供理论支持.共同构筑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论证了人类社会也必然走向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然服务于这个方向,更多地从社会分配不公,高度抽象地论证了现存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学”,而不是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即纯粹的经济学。由于其立意在于推翻一个社会,而不是进行改良和完善,理论的目的决定理论的内容,马克思虽然认为使用价值很重要,不论财富的社会性质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但在进行商品价值分析时又刻意将其排除在外,难道他不知道使用价值的重要性吗?而他在这个问题上一旦让步,其他要素均要索取报酬,资本主义的“剥削”就不存在了,堂而皇之成为合理的要素报酬。可见,这是一个有意的忽略。所以,在继承和发展前人劳动价值论时,出于改良和完善的目的,萨伊等人形成三要素价值论;而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和号召工人推翻它这样一个理论背景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了。
    2.马克思高估了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能力
    资本主义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的物质生产能力。据此,马克思认为物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会向社会主义过渡。而这与“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社会各经济时代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其经济利益有关”是有机统一的,即在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基础上,实现了人们对低层次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之后,我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平等、自由等。
    而从已有的社会实践来看,我们错误理解了马克思的原意:资本主义远远不能达到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要求。如果没有物质生产的高度发达和对低层次物质欲望的满足,而一味地脱离人们实际发展的层次演进规律,虽然在个别和局部上是允许的,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事业是会遇到重大挫折的,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精神的。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个别观点之间,我们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行动指南。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点、方法是一致的,显然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观点,包括劳动价值论在内,是要发展的。这更符合马克思主义,更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相反的成本是我们无法支付的。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