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经济学对人口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但同时,两者在经济分析方面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有着较大区别的。人口主义的态度就其经济动机而言,隐含着一种信念,即报酬是递增的。例如威廉·配第和斯密都是人口主义者。配第说过,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所谓社会间接成本—政府、道路、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是不会和人口成比例同时增加的。这就把报酬递增表述为单位劳务成本递减的形式。斯密在《国富论》中虽然不是很严谨但也清楚地表述了和配第相类似的理论观点,陈述了制造业中的报酬递减法则。斯密先是从制造业中的劳动分工出发,阐述了通过分工可以使“完成任何一项具体工作现在只需要使用比以前少得多的劳动量”,但是并没有表述农业中的报酬递减法则。
而以博特罗和马尔萨斯为代表的反人口主义(虽然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丝毫没有提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但是也是以报酬递减规律为前提),但是他的人口理论的追随者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06一1873)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继承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将人口理论与报酬递减规律联系在一起,认为所有人口最稠密的国家都已经达到了“为使人类在最大限度上获得合作和社交的全部好处所必需的人口稠密度”。也即暗示着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只会为社会带来压力。“就这样,马尔萨斯《人口论》中的学说在当时正统经济学的体系中牢固地扎下了根”。同时,马尔萨斯还看到一些可以控制人口增长的积极措施,即可以使死亡率上升的措施,包括饥荒、贫困、文艺和战争。并且将这些措施提升到了与自然现象和自然法则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马尔萨斯认为贫穷和困苦是对“下等阶级”没能控制其人口增长的自然惩罚。根据他的这一观点,可以得出一项很重要的政策结论:对穷人不能提供政府救济,给穷人提供救济只会使更多的儿童得以生存,从而最终将是温饱问题更加恶化。1803年,在《人口论))第二版中,马尔萨斯写道,“一个人出生到世界上,如果不能从他的父母那里得到他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如果社会并不需要他的劳动,那么他就没有权利拥有哪怕是最小份额的食物,事实上它的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马尔萨斯的观点在1834年的英国济贫法修正案中被采纳。也正因于此,政治经济学在当时被称为“可怕的学科”。
最清晰和完整地提出报酬递减规律这一概念的是古典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以农业中的报酬递减规律为前提,李嘉图将人口分析与工资问题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劳动力的买卖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市场价格与自然价格。劳动的自然价格就是在给定的习惯和习俗前提下,在工人数量不作改变的情况下使得工人得以生存与延续的价格。劳动的自然价格取决于劳动者本身即他们的家庭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如果生活必需品的成本增加,名义工资也将上升,以便工人能够保持其真实工资水平,并且可以继续足够的购买力使劳动力得以延续下去。如果商品的价格下跌,名义工资也将下降。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取决于供给与需求,但是劳动力的市场价格随着商品价格的波动而围绕其自然价格上下波动。
同时,由于为不断增加的人口提供粮食的难度有所提高,成本也有所上升,所以从长期来看劳动力的自然价格与名义工资都有上升的趋势。农业的技术进步与粮食的进口都通过降低生活成本减弱了这一趋势,但是是生活成本上升的力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从长期来看名义工资最终必然伴随着粮食成本的上升而不断上升。当劳动力市场价格上升至自然价格之上时,一个工人就可以负担一个人口较多的家庭。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工资降低到了自然价格甚至低于自然价格水平。这时候,穷困又会使工作人口减少从而使工资上升。因此,李嘉图认为,长期来看工人只会得到最低的生活资料。接下来,李嘉图进一步分析了工资与利润的相互关系。对于国民收人的利润率问题,斯密与李嘉图存在明显区别。斯密认为利润率会由于企业家之间的不断竞争而下降,并且对这一点斯密也是表示欢迎的。而李嘉图则认为,利润与工资成反比关系,即一方增加则另一方减少。并且从长期来看,利润率也呈下降趋势,但原因是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导致食物供给难度的加大,食物价格上升,从而导致工人名义工资的增加,最终导致利润率下降。而不断下降的利润率会减少资本积累与投资,最终经济会达到这样的一个稳定的水平:当不再有新增加的投资、人口由于食物的限制不再扩张以及任何可以获得剩余都被当作地租被分配的时候,就达到了这一水平。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经济增长的前景,李嘉图较其他同时代的学者是更为悲观的。
总的来看,古典经济学派从宏观生产领域阐述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经济问题,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提出了人口与财富、人口与收人之间存在的联系,提出了财富的增长决定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与财富增长相一致的理论;从消费领域分析人口生产与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社会生产人口与非生产人口的结构;论述了人口生产受到劳动需求的调节。这些对后来的人口经济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一篇:浅谈劳动价值论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