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场协议”为借鉴,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是一个有理想的货币
人民币是由中国央行发行的,是我们自己的货币,任何关于人民币发行、流通的货币政策都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而人民币的问题本质上是我们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自己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全球经济联系如此密切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任何一种货币都不可能独立于他者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已经不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高速发展、中国整体国力及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不可不考虑的问题。从频签货币互换协议到超主权货币的提出,什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危机中的率先复苏以及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逐步展现出臼己的理想。中国的“和平崛起”要求、世界的长期繁荣与稳定亦要求,巾国的人民币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世界三大强势货币与二三大储备货币之 ,与美元和欧元三足鼎立。
频签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
人民币国际化必须经过区域化过程。首先,在周边国家和与中国贸易关系紧密的国家尝试采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其次,在成为结算货币的基础上,使人民币成为这些国家的储备货币;第三,在成为区域货币的基础上再走向国际,实现国际化,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以上国际化的过程必须伴随着汇率自由浮动和资本开放的过程。
遵照以上三步曲,2008年至2009年,中国与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签订65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货币互换协议,意在增加人民币的国际使用量和覆盖面,并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资金支持。具体来说,与不同国家央行的互换协议作用也有所不同,如与马来西亚、印尼和阿根廷的货币互换中,人民币主要是在贸易中充当支付结算的角色,实现了三步曲中的第一步;但是白俄罗斯已经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实现了三步曲中的第二步。此外,中国央行还在与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央行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进行磋商。
2010年5月初,由央行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意见稿》显示,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范围向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扩大,这包括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此番试点扩大化具有三层含义:一是广东、上海的试点企业扩大化;二是试点结算境外区域扩大化,即从港澳、东盟地区扩大到所有国家和地区;三是试点省市扩大化,在之前5城市的基础上,向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扩大。在此基础上,6月22日,六部委又联合发布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此次试点扩大,新增上海、广东、吉林、黑龙江、西藏、新疆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而使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扩大到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币从准周边化到周边化,再到区域化及准国际化,最后就是人民币的真正国际化。
新一轮汇改重启,“敢问路在何方”?
2010年6月19日,央行突然宣布重启被危机打断的汇改进程,人民币继续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更加强调参考一篮子货币以及汇率的双向波动,汇率浮动空间也将重回千分之五的水平。新一轮汇改重启究竟能带领人民币走向何方?
首先,新一轮汇改的重启,并不意味着人民币的升值,而是更多地强调人民币汇率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在上下千分之五的浮动空间内双向波动。6月21日截至收盘,人民币即期询价人民币对美元报6.7978,收盘接近当日千分之五的浮动上限。然而短暂的升值并没能持续。22日,即期询价人民币对美元报6.813,收盘下跌0.23%,将前日涨幅一大半强行吞回。从23日开始,人民币汇价重新升值并持续3个交易日。2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开盘后快速走高,最高一度创出汇改来新高6.7856。数据显示,6月23日至25日,人民币对美元依次上扬0.02%、0.17%和0.17%。央行宣布重启汇改后连续5个交易日人民币汇价走势可谓“弹性十足”,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采取更灵活的汇率机制”绝不仅仅是姿态而已。
其次,目前的汇率制度依然是在中国资本项目存在管制下的汇率制度。为避免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如果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出现极端波动,预计央行入场干预的可能性会非常大,以保证人民币汇率的整体稳定。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在短期内不能出现大幅度升值,而中国对于资本项目的管制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点。中国可以发挥资本管制的作用,遏制投资因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大量流入。因而,需要对资本项目自由化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有理由认为本轮汇改重启到人民币最终的自由兑换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应该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后一步。
最后,人民币长期内必然升值。新一轮汇改重启,即使人民币在短期内只能缓慢升值,并且有可能伴随阶段性的贬值,但是考虑到中国经济的长期向好,人民币的长期升值将是大势所趋。同时,伴随着汇率自由浮动和资本项目的放松管制,人民币将会最终实现完全地可自由兑换。
顺应潮流,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
中国经济迟早要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届时人民币汇率将彻底由市场机制所决定,人民币的汇率波动甚至升值都不可避免。因而我们应该顺应潮流,采取各种措施来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灵活运用贸易结算方式,建立外汇期货市场
因为人民币兑美元的不断升值,在以美元报价出口货物时,出口商势必会因此遭受损失。这时,如仍以美元报价,可以采取升贴水的办法,在与采购商签订协议时协商分担汇率风险。例如,如果人民币升值几个点,那么产品价格也要相应提高几个点。或者,可改用欧元、日元或其他汇率较稳定的币种结算,这样同样可以减少结算风险。此外,应合理利用外汇远期、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来管理外汇风险,利用杠杆比例进行合理理财。汇改重启为人民币汇率注入了弹性,而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有利于人民币趋于市场化,有利于中国培育汇率避险市场。因此,我们
应尽早研究建立我国的外汇期货市场,为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很好的套期保值手段。
对于普通的消费者,依旧需要外汇期货市场来发挥作用。尽管放宽了企业与居民旅游的外汇持有限额,但目前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绝大多数还储备在国家外汇管理局。这样显然不利于我国外汇储备的有效使用,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外储政策相左。日本是世界上外汇储备量排名第二的国家,2008年底日本政府拥有的的外汇储备仅约1.1万亿美元,但居民所持外储高达3.64万亿美元。我们应借鉴日本经验,逐步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企”、 “藏汇于民”。但是另一方面, “藏汇于民”不能“藏险于民”。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为美元资产,不合理的外储结构使我国储备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持续升值过程中不断遭受贬值。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会选择持有外汇,因而必须增加外汇的投资渠道来吸引人民主动地持有,而建立外汇期货市场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外汇期货市场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为套保者提供保值手段,另一方面又可为投资者扩大投资渠道、提供一种不同的投资选择。走创新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商品贸易输出第一大国,然而“贸易大国”的中国远没有成为“贸易强国”。“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早就有人说过,但直到现在中国还是“世界工厂”, “中国制造”还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贴牌生产。据海关统计,2010年前4个月,我国一般贸易项下出现贸易逆差392.9亿美元,2009年同期为顺差124.8亿美元;而我国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845.8亿美元,增长6.5%,相当于同期总体顺差规模的5.2倍。要想提高企业利润,尤其是应对人民币升值,企业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或者提高出口价格,而这要求创新产品,同时打造品牌,主动走向海外。只有技术研发才是企业的出路,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战略转型,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向技术优势转变。“广场协议”日元被迫升值以后,正是得益于日本出口产品的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才实现了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
人民币升值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如下产业,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能够自动获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条件:①拥有人民币资产的产业,如房地产业、金融业和拥有地产资源的商业企业。人民币升值可以增强这些企业的经济实力,有利于其更有力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提高中国经济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同时,人民币升值抬高了外资在中国大陆的购房成本,外来的需求减少则有助于给国内虚火发烧的房地产市场降温,对降低房价产生正面效应。②外汇负债率较高的产业,主要包括航空、贸易等产业。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它们的偿债能力将随之提高。③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占比较高的产业。在我国能源、资源、技术大量进口依赖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能够节省进口用汇。这些企业应抓住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有利条件,抓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基于上述分析,对于如下等产业,应借助人民币升值这一有利时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①纺织业和家电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应借助人民币升值加快淘汰技术落后的企业和产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钢铁行业。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中国钢铁企业原材料和相关产品的进口成本将进一步下降,这为钢铁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进行技术升级创造了契机,有利于钢铁行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使钢铁行业由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③汽车产业。对于进口较大比例零部件的汽车产品来说,人民币升值可以使汽车的成本下降。因此我国汽车出口企业应以此为契机,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我国汽车制造技术的更新换代和质量升级,加快生产附加值较高的中高档轿车。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应对,积极,借鉴,广场协议,
对于目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机遇,尽快实现经济发展由内需拉动替代外需拉动、由消费拉动替代投资拉动,由服务拉动替代制造拉动,由城市化进程替代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高碳化向低碳化转变。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才算成功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转型,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高速发展。
借鉴“雁阵模式”,实现经济的梯度转移
20世纪9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使得日本商品的出口优势不再,于是,同本开始在亚洲推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雁阵模式”。该模式以日本作为领头雁,将已经成熟的制造业转移到韩国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生产,从而降低劳动力、土地等成本,原有企业则集中日本资源在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国际市场上下功夫。日本推行的“雁阵模式”,成功地促进了包括日本本国在内的亚洲经济的腾飞,得益于日本这一梯度转移模式,亚洲的“四小龙”、 “五小虎”相继出现,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得以借此机遇顺利进行,亚洲一时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运输成本等的不断上升,中国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在中国目前的出口结构下,人民币升值势必会使出口遭遇困难,从而使这些生产企业的困境雪上加霜。为应对人民币升值,可以考虑借鉴日本的“雁阵模式”,实现中国经济的梯度转移。可以珠三角为雁首,由珠三角制造业老板学习20世纪90年代香港、台湾老板手拿出口订单到珠三角组织生产的做法,手拿订单到周边地区组织生产,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珠三角周边地区甚至湖南、江西等邻省甚至亚洲的其他国家如越南、缅甸等转移。进行这样的制造业结构调整,不仅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土地价格,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劳工荒、油荒及电荒等问题,降低使用能源的价格,提高企业利润;同时可以促进资源在整个中国的合理利用,有利于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消除贫富差距,更好地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