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特点、问题及我国的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玉华 赵平 时间:2013-02-15

 [摘要]“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正在演变为成员国之间增加互信、解决分歧、探讨全球重大问题的重要交流平台,它不同于传统的政治集团组织,是一个开放性的政治协商和对话机制,是塑造公平、公正、平衡、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但这一合作机制还存在运行方式欠缺稳定性、共同利益基础不牢固、成员国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外部竞争压力大等问题。中国作为这一机制的重要成员,必须立场明确地为该机制的发展完善做出贡献,并通过该机制协调全球问题,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关键词]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特点;对策。

  全球化加强了全球联系,世界各国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全球化发展既创造了发展机遇,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全球问题(如应对金融危机、减缓全球变暖等)的治理表明,全球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协调越来越重要。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有别于传统的全球多边合作和区域合作的新兴国际合作机制,正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其影响力不容忽视。但“金砖国家”是新生事物,仍将面临各种挑战与不确定性。

  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由来。

  2001年,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撰写了《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的报告,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合称为“金砖四国”(BRICs)①[1],并指出“金砖四国”是未来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2003年10月,高盛公司的全球经济报告进一步预言:“金砖四国”将于2050年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将成为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Wilson和Purushothaman,2003)[2]。此后几年,高盛公司相继发布了多份有关“金砖四国”的报告,国际社会也开始广泛接受和关注这个代表新兴经济体的新概念。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改革国际经济秩序以及参与全球气候谈判的过程中,“金砖四国”成员出于捍卫新兴经济体利益的需要,在各种不同场合表达了加强合作的意愿。2008年7月,“金砖四国”领导人在日本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期间举行简短会晤;2009年6月,“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正式会晤,发表了《“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2010年4月,四国领导人在巴西举行了第二次正式会晤,再次发表《联合声明》。

  2010年11月,在首尔举行20国集团会议期间,南非正式要求加入“金砖四国”。2010年12月,在中国的倡议下,其他成员一致同意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四国”合作机制,“金砖四国”由此演变成“金砖国家”(BRICS)。南非的加入,有利于增强“金砖国家”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贸交往和政治合作,并且表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面对新兴经济体的开放机制,未来其他新兴经济体或许也有机会加入。

  2011年4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中国举行了第三次会晤。会后成员国联合发表了《三亚宣言》,对“金砖国家”各层次、各领域的合作制定了行动计划,“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开始向制度化迈进。经过三次领导人正式会晤,“金砖国家”

  轮流举办正式峰会的机制已然明朗,形成了包括领导人定期正式会晤、部长级会谈、不定期非正式会谈、工商论坛和合作社论坛会议等多种合作形式,并创造性地运用“小范围会谈”和“大范围会谈”等方式探讨成员国的利益相关问题。

  “金砖国家”正快速由概念形式向实体组织转变,成为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中的利益捍卫者。

  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特点。

  “金砖国家”的成员构成和运行方式都独具特色,是一种全新的融多边合作和双边合作于一体的机制,它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内部协调利益的吸引,又有外部力量的助推。随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完善,它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政治经济合作方式,为新兴经济体之间协调利益和化解矛盾树立典范,并为新兴经济体探讨全球重大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

  (一)新兴经济体之间开放性的对话和合作机制。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各大地理区域板块的新兴经济体领头羊之间全新的会晤形式,是真正的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合作机制,从形式到内容、从成员组成到运行机制都表现出高度的新颖性和开放性。从成员组成看,“金砖国家”成员分布在亚洲、欧洲、南美洲和非洲的广阔地域上,各国制度迥异、发展道路和历史轨迹特色分明。从运行机制来看,“金砖国家”由媒体制造转向主动寻求合作,形成如今的成员国轮流举办政要峰会的对话机制。从合作形式来看,“金砖国家”

  并不排他,而且兼容双边会谈和多边会谈,重视对话和沟通,致力于形成共同的立场和解决分歧,但又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而不至于对成员国形成过多的约束。从合作内容来看,“金砖国家”的对话领域涵盖了政治、经济和发展等各个方面,会谈议题范围广泛,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彼此的关切问题都可能纳入各级会谈。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要求成员国让渡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但又试图加强和维护成员国之间的共同立场,这种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将成为其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保障。

  (二)成员国增加互信、协调利益、拓展合作的沟通渠道。

  “金砖国家”之间存在合作的共同利益基础,但由于政治运行机制、经济发展速度、国际经贸联系和地缘政治地位各不相同,导致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诉求存在较大分歧。“金砖国家”

  合作机制的出现和完善,将为成员间加强政治互信、深化经贸交往、化解利益冲突提供畅通的沟通渠道。在政治领域,“金砖国家”领导人的定期会晤能够加强成员国之间政治信任,消除或减少因误解等原因造成的摩擦,改善成员之间因为相距遥远和制度差异而导致政治疏远、或因地缘政治和领土争端而保持戒心、或因国际机构改革而产生政治利益冲突的现状。在经贸领域,“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有利于协调成员国的经贸利益、实现优势互补。通过提高政治互信和协调经贸利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成员阐述各自利益诉求、理解彼此需要提供了渠道和途径,进而为成员国之间拓展政治、经贸、外交、安全、军事、教育、卫生和体育等全方位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机制框架的完善,“金砖国家”将有利于引导成员之间形成良性的合作—竞争机制,降低双边和多边交往中不利因素的影响。

  (三)成员国探讨国际问题、协调立场、解决分歧的交流平台。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重大问题需要国际范围内的合作共同解决。新兴经济体在应对全球问题过程中加强交流和合作的现实需要催生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诞生,协调重大国际政治经济问题是其基本功能和重要目标。在全球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进程缓慢、G7集团代表发达国家利益的背景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出现和完善将为成员国协调立场、解决分支提供重要平台,并有利于增加成员国在国际多边谈判中的话语权、维护新兴经济体的整体利益。从现实来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能够促进成员国在能源安全、环境问题、联合国气候谈判、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扶贫和促进发展、裁军和不扩散核武器等问题上共同维护新兴经济体的利益。而且,在联合国改革、反恐合作等方面,成员也具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成员国可以通过举行小范围会晤或双边会谈加强交流、解决分歧、协调立场。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是与其他国家或国际集团对抗的工具,而是塑造公平、公正、平衡、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是谋求共同利益实现全球和谐发展的平台。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