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需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我国服务业开放试点以来,国际服务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服务业正成为吸引外资的新热点。在日前于贵阳召开的“中国城市服务业投资洽谈会”上,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仍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发展上的误区,亟待采取措施,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
服务业开放尚处于初级水平。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一直在很小的范围内试点,对外资的限制比较多,外商的投资规模较小。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服务业吸收外资保持良好增长势头,2010年服务业和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为487亿美元和496亿美元,可谓“平分秋色”。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偏低,2010年仅占43%,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0%左右,美国等发达国家在75%以上。我国大部分城市服务业存在着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和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横向比较,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专家认为,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着六大问题:一是服务业外资总体规模和比重偏小;二是服务业中除房地产外,利用外资的单体规模都较小;三是实际投资比例最多的是房地产业,对其他服务业的投资比重低,领域偏窄,结构低端化;四是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五是以独资企业为主,占服务业外资企业总数50%以上;六是投资国别地区日趋多元化,但无论企业规模还是经营效益,外国投资企业都高于港澳台投资企业。
据了解,与制造业等产业相比,外资流入我国服务业时,对投资环境要求高,更注重法律环境,投资区位指向性弱,投资规模较小。由于担心知识资产向外扩散,更愿意采用独资形式,投资倾向追随客户,更具拉动效应。
应当走出认识误区。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说,在服务业跨国投资大潮中,我国已具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基础和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基本条件,主要优势包括:
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庞大的制造业创造的巨大服务需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质优价廉的综合人力资源,较高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较强的信息技术产业支撑,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形成的产业配套程度很高的产业集群,随着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等制度的逐渐完善,市场交易成本相对下降,使服务业的投资具有相对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