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产业集群; SWOT *。
国务院于2009 年11 月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继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之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括东营、滨州两市,以及潍坊、德州、淄博和烟台的部分地区,共19个县( 市、区) ,总面积2. 65 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 /6,处于联系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各大经济区的枢纽位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与建设对于推进山东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培育新的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1、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具有竞争或合作或其他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地里上集聚所形成的群体。 产业集群在横向上可以延伸至服务性供应商、辅助性制造商、专业化供应商、金融支持机构、技术支持等相关的机构,在纵向上则可以延伸至销售渠道及客户。 不同产业的延伸程度和结构各有不同。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高效生态经济区”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区域概念,高效生态经济是指为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兼具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高效性、区域性、整体性等特点。 [1]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空间经济现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产业集群通过对产业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为集群内的企业带来规模效应、外部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等优势,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技术创新速度,加速了集群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规模、风险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区域经济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变为产业集群间的竞争。
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 分析。
2. 1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S)。
2. 1. 1. 自然资源丰富。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以黄河冲积的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向周边扩展形成的经济区域,该地区内有丰富的矿产、土地、海洋、淡水、生物等资源,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已探明的矿藏有40 余种; 石油与天然气储备丰富,胜利油田80%以上的石油储量集中在这一地区; 该地区海岸线长,宜盐面积广,是全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和盐化工基地; 该地区还有着丰富的风能、地热能等资源,自然资源的集中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产业集群提供了巨大潜力与可能。 [2]2. 1. 2. 区位优势明显。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北部与天津滨海新区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南邻济南省会城市圈,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后方,东部隔海与东北亚地区临近,良好的区位优势为该地区发展产业集群与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便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2. 1. 3. 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山东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尤为迅速,其中,寿光、莱州、广饶、邹平4 个县( 市) 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7个县( 市、区) 进入全省50 强,某些县区的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石。
2. 1. 4. 工业产业发展较快。
黄河三角洲的主要产业体系由石油化工、盐化工、纺织、造纸、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等产业组成。 其中东营市有闻明世界的胜利油田,滨州市有全亚洲最大的棉纺织生产企业魏桥棉纺织集团和亚洲最大的活塞生产制造商盟威集团,此外,黄河三角洲地区临港盐化工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快速发展的工业产业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 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 W)。
2. 2. 1. 区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集群层次较低。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长期以来都比较单一,第二产业产能较大,第一产业比重偏低,第三产业份额相对不足,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够强大。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发展长期以来以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资源深加工、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小,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两类产业,一类是传统的制造加工业,如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偏低; 另一类则是高能耗产业,如石化业、装备制造业等,这类产业不仅能耗高,而且往往还会产生较大的污染,使区域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 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导致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缺乏竞争力。 [3]。
2. 2. 2. 交通网络不健全。
黄河三角洲大部分地区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对滞后也给改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黄河三角洲地区临海港口的规模较小,缺少疏港铁路以及与周边城市或地区相连同的铁路干线,城际高速公路与铁路网络有待建设,交通网络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对外开放,也严重制约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上一篇:服务业需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下一篇:国有经济功能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