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题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1. 建立完善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建立文化产业中介服务体系,推动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托管、流转和变现的管理办法,为文化企业的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技术等文化产权交易提供专业化服务,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有效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各类无形资产二级交易市场,有效保障投资者、债权人和消费者的权益,为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 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功能。建立起包括信息披露、投融资促进、登记托管、资金结算在内的投融资服务工作机制,建设集政府指导政策对外发布、文化产业投融资信息交流、金融业务在线办理、金融产品发行、项目咨询投资、产品展示交易、行业知识普及培训等各类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各大金融机构与平台开展业务对接。有效聚拢包括文化创意企业、各类投资机构和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在内的各方资源,加快文化产业和金融业结合发展,切实解决文化企业和资本市场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不对称。
3. 继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项目。吸引和鼓励民营资本、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基金,促进风险机构和资金管理机构的结合,吸引风险资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产业投资基金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向文化创意产业注资,缓解文化创意企业的资本金短缺状况,树立融资企业的信用形象,客观上起到给企业信用增级的作用,并提升企业自主融资的能力。
4. 建立有效的文化创意产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型文化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用基础不足的先天缺陷。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推动社会资金建立文化创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把政府政策导向、财政适当投入与信用担保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担保业务。确保银行提供足够的担保贷款,是实现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途径。同时,要推进完善文化创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联合金融机构开展企业评级,疏通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渠道。
5. 健全项目投融资产权评价机制。目前国内缺乏公正、客观、合理的文化创意产品评价机制,造成评无所依。构建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和专业的评价机构,银行或风险投资机构在评估文化创意企业时,才能明确估算需贷款或投资文化创意项目的价值。对于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中的具体知识产权,在公正评价同时,还要建立配套的保有机制,通过保有服务保证无形资产所有方、使用方和贷款银行三方的正当利益,防范知识产权损毁风险。
6. 开辟金融服务新渠道。鼓励商业银行认真研究文化产业,实事求是,摆脱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业务模式,重视文化创意企业的经营特征和盈利模式,从企业的经营资质、运作能力、经验业绩、专业团队出发,认识和把握企业的发展水平,积极探索利用企业现金流情况,结合真实的贸易背景核定授信的方式,实现从“物权控制”向“未来现金流控制”的风险管理理念转变。通过创新产品模式,对文化创意企业现金流和核心资产进行有效控制。探索实践知识产权、收益权、定单等质押贷款业务,加强衍生金融工具开发,积极使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建立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风险分散、管理体系。
7. 积极采取直接融资方式。发挥创业板导向作用和退出机制,鼓励风险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市场。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上市,迅速实现规模扩张。发挥文化类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优势,鼓励其并购重组其他企业,形成具有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的企业集团。尝试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方式融资,稳步扩大文化企业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试水公司集合债券,开辟债券融资新思路。鼓励具有供应链关系的文化创意企业抱团融资,互利共赢,充分利用我国越来越壮大的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