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消费税调整及其政策影响调查报告——以北京市为例
为深入了解自2009年1月1日我国大幅提高了燃油消费税额度,同时逐步取消了公路养路费和二级公路费等收费项目以来,燃油消费税调整实施后的相关情况,以便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税费制度,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组织开展了“燃油消费税调整及其政策影响”问卷调查。
一、调查方法及样本特征
这次问卷调查采用配额抽样。调查地点选取了北京市原城八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海淀、石景山、丰台)和昌平区。按照问卷调查设计方案,朝阳区和海淀区各发放问卷74份,其他7个区每个区发放问卷36份。调查地点选取停车场和加油站,所有被访者都是在停车场停车或在加油站加油的车主。经统计,在回收的401份问卷中,访问到的女性车主占34.2%,男性车主占65.8%。北京市本地车牌车主占83.7%,外地车牌车主占17.3%。访问到的车辆品牌共57种,款式100多种。
二、燃油消费税调整及其政策影响
(一)燃油支出变化及其对车主用车行为的影响
按照普遍的预期,大幅提高燃油消费税额度必然会带来燃油价格的上涨,也必然会引起车主燃油消费支出的上涨,进而造成用车总成本增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平均每月油钱支出在500~1000元之间的情况居多。从车辆的年度总开销来看,大部分被访者的车辆年度开销在1~3万元之间。
调查显示,通过大幅度燃油税调整,确实增加了车主的燃油支出。尽管燃油消费税调整的同时,政府取消了公路养路费和二级公路费等收费项目。但是燃油费、车船使用税、维修保养费、停车费和其他费用均不同程度上升了。因此,燃油税调整究竟是增加还是降低了个人的用车成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此次燃油税调整的政策目标之一是希望通过提高燃油价格,实现多用燃油多负担,进而推动节能减排。因此政策预期是鼓励车主尽量少开车。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燃油消费税调整对车主用车行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调查显示,有43.4%的被访者认为影响很大,但是没有办法;有13.0%的被访者采取了减少开车、多坐公交的措施来应对;有43.6%的被访者认为开得少、影响不大。由于被访者的家庭收入不同,燃油价格的上涨可能对他们的影响会不一样。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燃油消费税的调整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是不同的。总体看来,燃油消费税调整对于低收入阶层更敏感,对于推动低收入阶层改变用车行为的影响要大于高收入阶层。
(二)燃油价格预期及其对车主用车行为的影响
燃油价格的变动趋势不仅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是老百姓日常谈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公众对燃油价格的心理预期不仅会影响政府决策,也会影响消费者的实际行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87%的车主认为未来燃油价格将升高,只有13%的车主认为未来燃油价格会降低。而且,我们通过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这种对燃油价格上升趋势的心理预期与车主的性别、年龄、收入、车辆的价格等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这说明被访者对燃油价格上升趋势的预期是一种普遍现象。
如果燃油价格不断上涨,那么车主会不会放弃开车行为呢?调查结果表明:有44.9%被访者表示无论燃油价格多贵他们都将开车。有55.1%的被访者表示,如果燃油价格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他们会放弃开车。也就是说大约45%的被访者的开车需求是刚性的,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对自己开车没有可替代性。那些无论油价多贵都将开车的人是谁呢?调查结果表明,开车需求的刚性程度跟收入和年龄显著相关。家庭收入越高越不容易放弃开车。家庭月平均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被访者中无论燃油价格多贵都将开车的人占33.3%,而家庭月平均收入在30000元以上的被访者中无论燃油价格多贵都将开车的人达到84.6%。除了收入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年龄也是让车主不放弃开车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大越不容易放弃开车行为。年龄在50岁以上的被访者中,有58.3%的人表示无论燃油价格多贵都将开车,而年龄在20~25岁的被访者这一比例只有32.5%。这种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年纪大一些的人经济能力要强一些,因此对于燃油价格的上涨有更强的承受能力。第二,年纪大一些的人对车的依赖性要强于年轻人。例如,年轻人很容易就可以放弃开车去挤地铁和公交车,但这对于年纪大的人可能会相对困难。
对于那55.1%表示会放弃开车的人来说,他们对燃油价格上涨的心理临界点又在哪里呢?调查结果显示,当燃油价格平均涨到11.02元/升(标准差=3.354)时,那些表示会放弃开车的人将放弃开车。这说明11.02元/升是那些因燃油价格上涨而愿意放弃开车车主的平均心理均衡点。由于收入、心理承受力等方面因素的差异,不同的人对于燃油价格上涨的容忍强弱会有差异。认为燃油价格涨到10元/升将放弃开车的人最多(占39.3%),其次是8元/升,再次是12元/升(占13.7%),排在第四位的是15元/升(占9.1%),排在第五位的是20元/升(占5.9%)。其他价格所占比例都小于5%。
(三)燃油税调整对公路收费站的影响
在调整燃油税的同时,政府取消了公路养路费和二级公路费的收费,以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减少因大幅提高燃油税对老百姓用车成本造成的冲击,同时也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执法的“三乱”行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16.8%的被访者认为感觉到公路收费站明显减少了,有62.7%的被访者表示没有明显感觉到,还有20.6%的被访者表示不清楚。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外地牌照的车主认为感觉到公路收费站明显减少的比例要多于本地牌照的车主。
为了进一步分析到底哪部分人在取消公路收费站这一措施上得到了实惠,本调查又将车辆年平均行驶的里程数与有没有明显感觉到公路收费站减少两个变量做交叉分析得出,开车越多越能从取消公里收费站这一措施中受惠,这实际上对于那些开长途车的车主来说非常有利。
(四)油品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不同的油品不仅会对车辆本身有不同的影响,而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有差异。那么人们在选择燃油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呢?调查结果显示,35%的被访者认为选择燃油时首先考虑的是燃油价格,同样也有35%的被访者选择燃油时首先考虑的是对车的影响,有27%的被访者选择燃油时首先考虑的是环保,另有3%的被访者选择燃油时首先考虑的是其他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车辆的购置价格对于车主选择燃油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有显著影响。车辆价格越便宜,车主在选择燃油时越注重燃油的价格。而车辆的价格越贵,车主越不在乎燃油的价格。在选择燃油时对环保的考虑方面,各种价格车辆的车主均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