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旧城改造模式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在国外城市,对保存较完好,有着大量历史文化沉淀旧城区的改造,往往采用这种方式。为传承历史文化,采用精雕细凿,很少有大规模拆建。
(四)保留旧城的形式与精髓,更换外表的材质
这种模式是把破旧的旧城变为全新的旧城,这样既保留了城市原有的人文和特色,又迎合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日本东京的“团地再生”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团地再生”是对功能、设施已经严重落后的集体住宅进行翻新、改造,使居住质量得到提高、价值得以提升的一种城市规划活动。它决不是简单地对旧建筑进行加固翻新,而是要给旧城市实行一次整形外科手术,使其成为一个能够提供高品质生活的新型社区。
可以看到,国外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的模式经过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些模式都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国内旧城改造大多采取前两种模式,改造方式粗放,以“大拆大建”为主,严重制约了旧城改造的进程,长久以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尚未得到完全解决。
四、国内旧城改造模式的新思路
为了解决我国旧城改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更加合理科学的完成旧城改造,不能一味地采用“大拆大建模式”,日本旧城改造中的“团地再生”模式,既可节约社会资源,还可减少矛盾,值得我们借鉴。
(一)团地再生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要求不断提高,旧住宅不再满足人们的要求,拆迁重建的费用要远远大于“团地再生”。因此,对原有土地上的建筑、绿化、道路等进行改建、翻新,改善小区的环境景观、居住品质,使得住宅的居住品质和周边的商务区形成配套。这样就解决了老社区的形象与城市中心地带的黄金价值严重不符的现象。“大拆大建”带来的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团地再生可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团地再生”带来的好的效应,使居民、政府和开发商,通过市场的方式,在城市建设中获得各自利益的平衡,进而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在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同时,推动城市建设良性循环,缓和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团地再生可保护城市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团地再生”模式是在尽可能保留城市原样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翻新改造,将不会对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造成破坏,这也解决了城市改造中既要符合城市发展需要又要保留城市文化传统特色的矛盾。
五、结论
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旧城改造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改造模式。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多数城市旧城改造中所采取的“大拆大建”模式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团地再生”的旧城改造模式,期望能为旧城改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