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论文摘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必然要求,是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十七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1],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刻启示。
一、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观点,但归纳起来,有两点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其一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其二就是关于生产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都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则是政治作为阶级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关系的根源。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有国家就要有国防。每个国家无论大小都把国家的独立自主、领土完整和经济建设视为国家的基本利益, 而国防建设是保障三者的先决条件。
马克思曾说过, 军队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且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开路先锋作用, 对经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同时,经济建设对国防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胡锦涛指出:“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是我们党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内在规律的科学总结,既是强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使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中发挥重要作用,又必须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使国防和军队建设符合中国实际,展现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苏联解体的深刻启示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基础原因是其长期以来忽视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的合理结构,导致产业结构严重畸形,农产品和轻工业消费品严重短缺,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受到很大的限制。这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军事工业发展投入过大,苏联将国防建设放在了突出的优先发展的地位,国防投入占GDP的比例长期高达12%-15%,使其军工规模居世界之冠。但由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严重不协调,庞大的国防投入拖累了国民经济建设,极大地影响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投入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不满情绪不断滋生和蔓延,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极端重要性。但是,外国势力的入侵和国内战争的爆发,破坏了1918年初开展的和平经济建设,列宁关于工作重点转移的设想未能实现。苏维埃政权在被封锁、包围,与世界隔绝的情况下,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变苏维埃共和国为军营,把党、工会和其他组织的一切活动转入战时轨道,整个国民经济按军事需要改组,动员人民的全部力量和国家的全部资源,成功地防止和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侵略和干涉,捍卫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斯大林执政期间,苏联继续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苏联国民经济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到1933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中的比重提高到70.4%,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对维护社会主义国家安全,保障苏联在二战中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但是,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苏联的国防建设仍然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特点明显,国防建设成为经济建设的沉重包袱,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也使苏联了丧失了几次改革发展的机会,最终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最严重的挫折,这方面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上一篇:医院固定资产的新型对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