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农村资金投入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创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姜敏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试验区建设 农村资金投入 创新体制机制
    论文摘要:自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在信阳开展试点以来,全市上下齐心,积极开展工作。浉河区采取多种举措,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农村的资金投入体制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创建了全省首家金融服务大厅,其主要做法受到省委书记徐光春、副省长刘满仓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并被省委办公厅、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典型报道。 
  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信阳,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资金投入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创业人才投身农业的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上,逐渐探索出一条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现代农业大发展、农村面貌大改变、农民收入大提高,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道路。 
  一、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农村资金投入力度 
  (一)2009年度农村资金投入情况。1、金融资金投入。目前,浉河区现有经营性银行业金融机构8家,设有存贷款服务网点119家。2、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浉河区财政涉农资金主要集中在直补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和水库移民安置资金以及农、林、水、交通、文化、卫生、计生、教育等基础设施项目资金。3、社会资金投入。通过招商引资和政策性资金拉动,共吸引外地资金和民间资金约3000万元,通过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融资投放资金420万元。4、涉农项目投资。2009年浉河区较大的涉农项目19个,总投资27.75亿元,全年计划完成10.26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3.62亿元,占计划的35.3%。 
  (二)主要做法。1、创新银政、银企合作模式。2、创新金融担保体系。3、激活农村资产市场。4、实施财税扶持举措。 
  (三)存在问题。虽然浉河区农村资金投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和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还有部分乡镇和部门对金融服务工作不够重视,观念陈旧、方法简单。二是部分金融机构过度注重眼前利益和风险控制,不愿发展和延伸业务。三是担保机构设立分散、规模小、担保能力弱,有效资产迫切需要整合。四是适应农村的金融产品种类少,宣传力度小,造成信息不对称。五是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组织发育迟缓,造成小额借贷成本高、周期长。六是农村产权市场尚未形成,除了土地流转和林权外,对农户的其它产权没有专门的机构认证,难于达到虚钱变实钱,死钱变活钱。 
  (四)主要对策。1、解放思想,深入改革。2、明确任务,强化责任。3、强化考核,兑现奖惩。 
  二、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一)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情况。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序开展。2、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成效明显。3、农村低保工作再上台阶。4、创新扶贫开发成果丰硕。 
  (二)主要做法。1、积极做好准备,夯实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2、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抓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3、强化工作措施,逐步实现农村低保工作的规范化。4、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扶贫工作快速发展。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