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创新模式的经济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三、公交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新模式的意义
1.满足公交功能。公交基础设施用地新模式使得公交基础设施依然具有良好的公益性,社会效益非常突出。在新模式中,原有公交基础设施用地模式下的公交功能依然能够得到满足。社会效益不是降低了,而是在保证原有社会效益不变甚至增加的基础上,获得经济效益,其服务公交、服务社会的公交基础设施性质没有变。
2.解决公交基础设施融资问题。在新模式下,原有公交基础设施融资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在公交基础设施的民营化经营中,提高了投资回报率,保证了投资者的利益,从而提高了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达到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等问题的目的。
3.提高公交基础设施管理和运营水平。民营资本的介入,追求公交基础设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保障公交基础设施的公益性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因此,民营资本的介入必将提高公交基础设施管理和运营水平,增强公交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公交基础设施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土地、房地产增值有巨大的贡献,同时对其附近或相关的其他行业的经济效益增长也有较明显的带动作用。在新模式下,公交基础设施更加综合化、现代化,功能更加完善,交通便利加上各种商业设施完备,将会大幅增加客流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会大幅上升。根据公交基础设施与商业设施的外部性可以有大致的预测:(1)在城市市中心,商业和交通设施密集的区域,公交基础设施用地新模式便于人们换乘购物,但由于周围商业设施的影响,使得新模式的聚集效应不会有显著差别。(2)对于城市副中心、新兴城区,由于缺乏商业和交通设施,新模式的聚集效应会不断放大。
参考文献:
[1] 何芳.城市土地经济与利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霞,尤建新.城市土地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 郭鸿懋.城市空间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 徐小玲.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比较及其对武汉的启示[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7.
[5] 王啸宇.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化投融资机理及模式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6] 廖维.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7] 李雅维.基于融资方式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分类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