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的基本生态与未来应变之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数据显示,德国今年第二季度GDP 增长仅为0.1%,相比第一季度大幅下滑1.2 个百分点,为德国经济自2009 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差表现,同期法国GDP环比增长为零。需要警惕的是,8月份德国PMI 已经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并抵至2009 年9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环比下跌4.3,创10 多年以来最大的单月跌幅;同期法国,PMI 降至49.1,较前值下降0.6 个百分点。这种状况预示着德法两国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鉴于第二季度经济复苏的低迷态势,标准普尔预判未来18 个月内欧元区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的逆风势头,并将欧元区2011 年与2012 年GDP 增长预期分别由此前作出的1.9%与1.8%下调至1.7%和1.5%。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将2011 年欧元区GDP 增速预测值由此前的1.0%下调至0.8%,2012 年GDP增速则从1.3%下调至0.7%。而欧元区经济再度疲弱和未来增长空间受限的客观事实表明,欧洲依靠自我“造血”功能减轻债务危机压力的希望十分地渺茫,或者说在一个弱增长的漫长经济周期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将持续甚至有恶化的可能。
未来应变之策
从推出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到让私人投资者参与对希腊的救助,及至七国集团集体承诺向欧洲银行业注资,欧洲领导人和国际社会为遏制债务危机可以说是殚尽竭虑和奇招迭出,而且未来依然存在着阻抗危机的巨大政策空间。
第一,宽松性货币政策的回归。为了抗击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央行曾在2009 年将基准利率逐步从4.25%的高位调低到1%,并从2009 年5 月起一直维持这一历史最低水平不变。然而,随着今年以来欧元区通胀压力不断加大,欧洲央行于今年4 月和7 月先后将基准利率上调25 个基点至目前的1.5%。但是,面对着经济复苏脚步的明显放缓和欧元区物价水平转降的趋势,欧洲央行已决定重新评估中期通胀风险,欧元区货币政策重回宽松的轨道昭然若揭。按照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报告所作出的预判,欧洲央行将会在今年剩下的时间内按兵不动,并在2012 年年底之前将基准利率下调至1%。与此同时,瑞士信贷银行也认为,未来12 个月欧洲央行将降息16 个基点。
第二,EFSF 规模的扩张和职能的延伸。资料显示,在欧盟2010年上半年推出的4400 亿欧元的EFSF资金池中,除去对希腊的两次援助和对爱尔兰、葡萄牙的资助,目前所剩资金不到4000 亿欧元。即使排除债务危机国家不再申请新的资金援助,如果欧元区核心国家意大利与西班牙发生债务危机,EFSF 的资金显然难以支撑。正是如此,EFSF 规模扩张势在必行。不仅如此,为控制主权债务危机蔓延,欧元区领导人已经在修改EFSF 使用权限上达成共识,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是,EFSF今后除了提供贷款援助外,还将在二级市场购买成员国国债,与此同时,EFSF 可能会向欧洲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援助。
第三,欧洲央行的国债规模化采购。自2010 年5 月欧洲央行开始购买“欧猪五国”的国债以来,目前其采购规模已超过1000亿欧元,而且未来可能还要扩大购买计划。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欧洲央行的国债购买行为有违《里斯本条约》的相关规定,但在欧元区国家没有独立货币发行权的前提下,欧洲央行必须通过购买国债这一特殊的干预手段才能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一定意义上而言,欧洲央行购买成员国国债与美国通过财政部发行债券、然后让美联储买单的做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只要未来市场需要,欧洲新一轮量化宽松会随时予以策应。
第四,税收政策的调整。欧元区国家除了大面积的推行以削减赤字为目的的财政紧缩政策外,通过增税尤其是向富人增税以扩充财政收入和高偿债能力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据悉,德国政府正在考虑2年内向年薪超过50万欧元的富人额外征收5%的“富人税”。无独有偶,法国也准备推出向年薪超50 万欧元的人群征收比例为3%的额外税,但征收时间仅限2013 年之前。另外,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也正积极考虑征收“富人税”。值得庆幸的是,欧元区许多国家政府开征“富人税”的计划都是由富人直接推动而成,这为政府增税政策的实际推行铺平了道路。
第五,发行欧元债券。欧元债券的实质是以信用较好的国家作为担保发行债券,信用较好的国家对信用较差的国家提供信用担保。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期内缓解欧元区国家因债务危机承担的巨大融资风险,减小市场施加的巨大压力。而从长远看,这种制度设计实际上将欧元区松散的财政政策变为统一的财政政策,实现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统一,从根本上消除欧元区运作机制的缺陷。当然,由于欧元债券的推出牵涉到欧盟宪法以及各国法律的变更与修改,而且欧盟目前没有统一的财政机构,故其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但如果一旦欧债危机失去控制,欧元债券的加速出世并不是没有可能。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进行自身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加码外,欧盟还会积极寻求外部援助,如欧盟可能会向IMF 提出对EFSF 增资的新要求,同时,欧盟还会通过政治外交途径驱动中国、日本等外汇储备大国加大对欧元区国家国债的采购进程和力度。
参考文献:
[1] 张锐:《欧美银行业的自救与他救》(N),国际商报2011 年9 月13 日
[2] 张锐:《欧元债券知易行难》(N),中国青年报2011 年9 月14 日
[3]塞巴斯蒂安- 马拉比(英):《欧洲央行任重而道远》(N),英国金融时报2011 年9 月16 日
[4]岳红新:《欧元区经济接近停滞》(N),国际财经时报2011 年9月16 日
[5]张锐:《欧洲还有多少自救筹码》(N),中国经济时报2011 年9月20 日
上一篇:浅谈如何建立县级公路统计管理程序
下一篇:山东省农产品物流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