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比较中审视手机文学
《月亮之上》 薪水版:我在遥望,市场之上,有多少物价在自由地上涨;昨天已忘,掏干了钱囊,和你重逢在借钱的路上,手头越来越紧,只能回想,有钱的日子像在天堂,呕也!呕也!谁在呼唤,工资快涨,昂贵的猪肉像白云在飘荡;东边借钱,西边还账,一摞摞的钞票送到了银行,在工资没涨的沧桑中,致富的路在何方?再紧紧裤袋,来碗面汤!呕也,呕也,呕也!
这则短信息模仿流行歌曲《月亮之上》,对目前的物价飞涨进行戏谑和讽刺,读之令人不得不佩服短信写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联想力。
(三)作品的语言风格
手机文学首先是手机短信,一条短信的内容被限定在70个字(140个字节)以内;手机文学要在传统文学的重压下实现自身的生存,语言又要精彩、具有视觉爆发力,这就要求手机文学既内容精短又富于艺术张力,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文学内在的不平衡性。因此,从这一点上说,手机文学要求用写古典诗词的态度去雕刻文字,尽管手机文学不能与古典诗词相提并论,但手机容量的缺陷却正好成全了手机文学语言的凝练和精彩。试看这样的一条信息:
感叹男人:有才华的长得丑,长得帅的挣钱少,挣钱多的不顾家,顾家的没出息,有出息的不浪漫,会浪漫的靠不住,靠得住的又窝囊。这条短信用顶针的修辞手法精辟地指出了男人的不完美,同时也流露了广大女性内心的无奈和失望,读之让人拍案。当然传统文学的语言(诗词歌赋除外),也不乏精彩之处,但由于传统文学一般不必囿于篇幅的限制,所以语言的运用精彩与否不是传统文学生存的必要条件。
幽默色彩是短信这一手机文学体裁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几乎90%的短信都有着娱乐精神:语言幽默风趣、简单轻松、嘻笑怒骂、调侃人生。甚至可以说,手机短信文学是一种“笑”的文学,能够让读者看后会心一笑或者开怀大笑,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起到一种调节心情的作用。以在八零后人群中较为流行的一则短信文学为例:
“当我们读小学时,读大学不要钱;我们还不能工作时,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时,战国奴隶般的才能勉强找到份饿不死的工作;我们不能挣钱时,房子是分的,我们能挣钱时,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我们没结婚时,围城都是很坚固的,我们结婚时,满城却尽是婚外恋了……”对于八零后人来说,时代的变迁让他们生存的压力增大,但通过这样的短信调侃却让人感到了轻松和释放。类似的风格虽然在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中也出现过,但不可能达到手机文学这样的集中化、规范化和普及化。
三、文学的审美特质
手机文学消费大众化,大众消费享乐化,使文学感情的快乐情调充斥文学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之中?大众文学的根本特点在于其不以文学深入剖析人性和生活的意义为己任,也不以对艺术形式的孜孜探索为追求,而是以娱乐性?消遣性为主题,它的迅速崛起适应了以市民阶层为主体的普通大众的欣赏趣味与文化需求?手机文学要获得较大的受众群,必须掀起一定的从众消费浪潮,而媚俗求利则自然而然的充当了这股潮流的“始作俑者”。但过份的媚俗求利,会使手机文学的艺术个性、审美品格也随之丧失殆尽。这是手机文学亟待解决的矛盾。目前手机文学的创作还停留在自叙化、世俗化、情绪化、即兴化的状态中。
传统文学,其内容意义往往能指向文章之外,重视文学与哲学的统一,注重故事内在的意义,注重思想的深刻性,追求崇高、理性价值,彰显大气、厚重、沉雄、庄严、悲壮的艺术风格。文学创作者以担负尊重历史、代言立心和艺术独创、张扬审美为职责。如鲁迅先生“百科全书式”的杂文,巴金充满战斗和激情的小说,张承志、梁晓声、史铁生等当代作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铭刻知情这一代人的精神旅程的创作。这些正是手机文学缺失的。
手机文学作为新兴的文学样式,与传统文学相比,其地位不稳固,艺术形式也不成熟,不完善,但其自身的独特性,也可能昭示一个光明的前景。手机的便携性,手机网络技术的迅捷性,都是其他文学载体所不能超越的,另外随着3G业务的普及,我想手机文学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2]童庆炳.文学概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李展.当短信成为文学.[N].中国教育报,2004-0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