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问题研究——试析界首市为例
2.调查对象年龄偏高。在调查中,我们在村子里找到的老年人居多,其中60岁以上的占到了39.4%,即使是60岁以下的即50一59也占到调查总人数的18.2%,而16岁到30岁的年轻人仅仅有9.1%,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在外打工。由于年龄偏高也导致了在政策理解上有偏差。
(三)政策执行不规范
在进行实地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新农保工作的开展有很多是属于“捆绑式”。比如家中有老人符合了参保条件,即已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不用缴费,可直接享受基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为了执行这项要求市农保中心就要求,如果子女不缴费家中其他政策的享有会受影响,比如说农村医疗保险等,这是一项“霸王式”的要求。从而出现父母替子女缴费的现象。换句话说以每年最低的参保费用100元来算,父母替子女每年缴纳100元,每年他们就会从国家的财政支持那里拿取660元保障金,减掉参保的100还能剩下550元作为自己生活的费用。这样既保证了参保的成功也保证了下一年家里能享受的各项国家政策。
(四)理解政策的偏差
通过我们的调查走访发现村民在对政策的认识上普遍存在两个偏差:其一,绝大多数未参保的村民认为,只有年满60周岁才能办理新农保。其二,很多年龄超过60周岁的老人,每年还是缴纳了100元的保险费,却没有人能够正确解释这100元是怎么回事,很多村民的解释是“政府让我们交,我们就交了”。但通过我们的了解发现这是老人代替子女缴纳养老保险费,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缺乏清晰合理的解释,很多村民交了保险费却不知如何理解。
另外,还有政策执行滞后问题。从实地凋研的情况看,一些老人截止目前还没有拿到一分钱,这也恰恰是政策执行不到位的体现。
四、解决新农保问题的建议
(一)尽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
参保人员的信息录入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这关乎参保人员的养老金能否按时足额发放。由于参保人的数量众多,手工操作的信息录用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可以与公安部门特别是户籍管理部门合作,调出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的信息档案作为基准,而后新农保工作人员在录入信息的时候出现错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提醒,这样就能降低等发现问题再返工时增加的工作量;另外省劳动保障部门可以积极联合相关单位和研究部门亦可以通过高校,开展专门针对新农保信息录入工作的软件研究,研究出一套适合新农保录入工作的软件系统,释放人力劳动的同时也能减少工作错误,从而使得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的更好也为以后的全面普及提供帮助。
(二)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在我们进行农村实地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村民对于政策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许多人认为只有达到60周岁以后才有资格参保;还有很多人也都是在年满60周岁以后还是每年缴纳100元参保费。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捆绑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还是因为新农保宣传力度不够。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来弥补这样的缺陷。
(1)继续加强宣传。毕竟新农保属于新生事物,那么在理解上肯定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这就需要我们的业务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竭尽全力去宣传,比如可以在此前宣传方式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文艺形式,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相声、小品等进行宣传,最终的目的是让老百姓真正明白政策的全部。(2)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在外地打工,农村就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和老人,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时可以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宣传部门采取在适当的时间段宣传政策。比如过年期间,农忙时节,这时候许多年轻人都会从外地回来,而恰恰就是宣传政策的最佳时机。年轻人的理解力毕竟比老人和儿童强。
(三)加强监督,确保政策高效执行
通过对界首市劳动社会保障局的走访和实地调研的比较,发现市局的数据和我们实际的调查数据是有出入的。如管理人员所提供的60岁以上老人新农保的发放率达到99.7%,从我们问卷调查的情况看,很多农户截止目前还没有拿到一分钱,甚至连信息的录人工作还没有开始,而有的已经拿到3个月的养老保险金。对此我们可以加强对新农保工作的监督力度。试点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这就需要加强对新农保工作的监督监管,提高工作效率,让这项普惠的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民身上。
(四)与时俱进地改进参保标准
界首市现行最高缴费档次是500元,但现在农民生活水平已经得到较大提高,这个标准有些偏低。为满足不同经济水平的农民的实际需要,应将高档次的缴费标准放开,低档次的缴费标准设置的稠密一些,高档次的缴费标准间隔可以稍大些,以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需求。
我国实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意义深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更是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协调城乡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在此次对界首市新农保的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它不但有值得推广的优点也有需要改进的劣势。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地方政府以及老百姓的积极配合下,新农保政策一定能够惠及广大农村群众,让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有个很好的养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