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决策背后的有限理性
西蒙用管理人来代替以最高准则行为的经济人。这种管理人要求:第一,用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第二,不考虑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特定情况。一个组织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也就在这里,因为组织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弥补个人有限的理性从而能作出满意的决策。组织中最高层的决策指示引发了其他层次的决策,直至行政体系的最底层,决策在本质上等同于管理,简言之“管理即决策”。那么,在组织决策的背后,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有限理性呢?
(一)西蒙从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给出了行为的整合机制,即持久机制和引导机制。
持久机制指注意力和行为一旦被引向某一特定的方向,便趋向于在相当的时间内保持该方向的机制。以此为基础,西蒙后来提出了宏观决策时微观决策的积分的论断。西蒙认为,人的行为在本质上具有目的性,引导机制主要是引导人的行为朝着一个方向行事,这属于心理学的个体整合问题。
西蒙在对理性模式提出批评以及否定完全理性假设的不真实性的同时,提出了“有限理性决策模式”。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对其决策状况的信息掌握不完备。决策者充分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有限。西蒙认为,有关决策的合理性理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及其相互影响。
(二)西蒙认为,最高层的决策指示引发了其他层次的决策,直至行政体制的最底层。
各级行政组织其实都是在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履行办事程序,进而进行决策。他认为行政过程由三部分组成:思考,扫视环境并做出决定的时机;设计,找出或确定行动的不同方案;选择,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成功机会的方案。西蒙总结出选择备选方案时的制约因素,即时间、知识和群体行为。他认为,个人和组织一旦开始执行某个行动方案,就倾向于继续进行;而一个人想要理智地行事,就必须具备有关每个策略所导致后果的完备知识,而且必须比较这些后果并从中选择最好的方案;每个人做决策时,不能不考虑到其他人的决策。以上观点,都指引人们在作出决策时运用理性来分析,同时也是人们理性决策的表现。
(三)西蒙对决策的准则和标准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应当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的准则,这其中了有限理性的思想。
所谓满意原则,就是寻找能使决策者感到满意的决策方案的原则。也就是对于各种决策方案,决策者不是去探索能实现最优效果的决策方案,而是如果有了能满足实现目标要求的方案就确定下来,不再继续进行其他探索活动。西蒙认为,人们习惯上运用“最优”或“绝对的理性”作为决策的准则,不过由于决策者在认识能力上和时间、经费以及情报来源上的限制而不吭能达到。在不能坚持要求最理性的解答时,人们就只能满足于“足够好”或“令人满意”的决策。这也是人们没有求得“最优化”的才智和条件而不得不遵循的原则,而这种蚂蚁花的行动方式在实际决策中也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参考:
[1]西蒙.管理行为.第三版导言.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靳涛.诺贝尔殿堂里的管理学大师-赫尔伯特·西蒙.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
赫伯特·西蒙. 杨栎, 徐立译.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出版社, 1998
谢识予.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进化博弈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1 , (5)
张康之.20世纪行政学发展回顾.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6)
李德强.西蒙决策中的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中国科技信息,2006,(1)
周业安,李新月.历史视角的行为经济学.教学与研究,2007,(8)
郎利锋.行为经济学述评.吉林大学西方经济学,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