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外高校科技创新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5

  三是企业需求型高校科技创新。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的科技力量虽有所提高,但仍明显不足,大量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仍在企业之外,这是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进步水平低,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关键。企业里R&D研究人员比较少,企业R&D的投资相对较少,直接造成了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全国约2/3的大中型企业还没有研究开发机构,近一半的大中型企业还没有开展技术开发活动。但是大多数企业在人才培养上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由此产生了企业需求型高校科技创新模式:即企业将技术难题投入到学校,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共同攻关,使高校和企业结成紧密的联合体,这种科技创新模式使大学可直接了解实际问题,把在与企业的相互合作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思想融进教学中去,促使教学的不断改革;企业部门在解决其重大科研难题上得到了大学优秀科技人才的支持和帮助,使科研成果很快得益。
  通过对国外高校科技创新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合作,缺少或弱化任何一方,其实施价值与意义就大打折扣。而我国现行高校科技创新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合作各方均为独立的主体,由于各自主体受制约与驱动的因素不同,就产生出一个致命的缺陷,即高校科技创新常常被人为地孤立起来,影响了整合效应。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不突出,缺乏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系列政策、法规和相应配套措施以及专门协调各方的功能完善的中介机构,政府在多渠道筹集资金方面努力还不够,制约着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开展;另一方面是高校缺乏自主性社会适应性,办学模式相对封闭,与社会及产业界相互疏离,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加之企业在人才培养上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不愿把自己的企业变成大学生的培训基地,使得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四、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选择
  在新形势下,我国如何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导向等途径,解决高校科技创新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呢?应该如何选择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呢?可以肯定,要解决这一问题,单靠高等学校或单靠企业都是无能为力的,需要政府从全局、整体、长远的高度,站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各自利益之上的战略角度,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和激励三方的合作,为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做出切实努力。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应该选择一条“政府组织推动、国家示范带动、高校主导主动、企业重视联动”的道路,具体而言:
  政府组织推动、国家示范带动,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协调三方利益关系,大力倡导并积极鼓励高校科技创新。为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除了必要的宏观调控外,各级政府还必须牵头设立适当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以组织和推动科技创新项目的落实。在高校科技创新的推行过程中,国家应起示范带动作用,比如鼓励国家实验室与企业、大学的密切联系。
  高校主导主动,就是高等学校应走出自我封闭状态,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应与整个社会及产业界展开广泛的合作,更准确有效地选择科研课题和科技开发项目,克服脱离社会实践需要的倾向,使高校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加强,从而有利于高校的各项改革,包括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高校中科技人才众多,有着丰富的智力资源,而且科研设备条件优良,信息资源丰富,有着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可以满足产学研合作的需要。
  企业重视联动,就是要充分调动企业与大学联系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产学研合作教育高校的科技创新得到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校企结合”的热情与主动都高于企业,而企业方面则较消极、被动,缺乏主动关注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热情,极少见到企业或产业组织就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系统的建议、要求。从工厂内部看,基本上没有能够独立运用大学的基础研究成果或大学实验室中的技术所提供的、可能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力量。我国的企业不能不追求技术进步,否则,只有产品卖不掉、企业最终倒闭一条路。但是,我国企业内部的技术开发力量的增长,却远远跟不上开发新技术、生产新产品的需要的增长。我国大学与产业界的关系,在目前阶段,仍不得不维持以大学为主进行技术开发,把一项一项成熟得可以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技术转交给企业的状况。因此,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除了政府推动、高校主动,还必须有企业的重视联动。
  国外高校科技创新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的建立,为高校的科技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使高校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更源源不断地为企业、为社会开发出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产品。

  :
  [1]张微等.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2004(3)
  张恩栋等.国内外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J].教学研究,2006(5)
  黎海波.印度鼓励科技创新和转化的经验[J].云南科技管理,2006(1)
  白阁.印度现代高等教育的成绩和问题分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郑州大学2007
  中国统计年鉴(2009)[D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9/indexch.htm
  谢辉.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大学科技园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1)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