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省域劳动就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5

  摘要:利用2000-2009年中国29个省级单位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劳动就业的各因素及其空间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省际劳动就业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邻近省域就业的溢出效应对本省具有正向影响,且该效应从东部到西部地区呈阶梯状依次递减,东部地区就业较中西部地区具有更强的区间联动性。省域技术进步、财政支出、市场化和产业结构优化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均对劳动就业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支出对中西部就业的影响明显大于东部地区;城市化与实际工资对东部就业影响不显着,但能够显着促进中西部地区就业增长。促进区间联动、加快市场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优化步伐、完善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是增加就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劳动就业;省域;城市化水平;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一、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而且与社会稳定、政治安全密切相关。实现就业稳定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国家制定宏观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保持一个国家的就业稳定,是经济政策制定者十分关心的问题。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等差距较大,因而就业问题的表现形式势必不同,同样的财政、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产生不同效果。这就使得每个地区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周边地区的就业情况,研究就业问题还必须考虑其空间相关性,即不仅探讨每个地区本身的就业问题,还要分析其他地区就业对该地区的影响。
  对就业问题的研究已有很长历史,现代西方经济学已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就业理论,比如以李嘉图和萨伊为代表的古典和新古典充分就业理论、凯恩斯非自愿就业理论、新凯恩斯工资粘性就业理论等;发展经济学中也有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伊斯特林“相对剥夺”理论等。大多数理论均以工资作为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然而众多经验研究显示某一地区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和经济状况等因素均对就业具有显着影响。
  1. 城市化对就业的影响。Robert A. Carter[1]指出劳动力在城市的集聚可以扩大产业规模、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高城市吸纳劳动就业能力。Xiangzheng Deng等通过对我国1980—2000年数据的分析,指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人口在城乡间的流动一方面可以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储备、扩大产业需求,另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韩峰等以湖南省为例,采用动态计量模型对城乡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结构优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城市化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影响不显着,但会持久的促进第三产业就业,城市化总体对就业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但其没有对除城市化以外的其他影响就业的控制变量进行分析。 劳动力的区间流动对就业的影响。Marr and Siklos-运用加拿大1962—1990年的数据分析了就业和移民的关系,结果显示,移民对失业具有显着冲击作用。近年来对劳动力区域转移的研究更加深入,Feridun以瑞典、芬兰等国为例分析了劳动力跨区域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认为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对人均GDP具有正的影响但对失业率影响甚微;而且Morley也以澳大利亚为背景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经济发展状况对就业的影响。Rawski分析了造成我国GDP增长的影响因素,他认为劳动力就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互相影响;李俊锋等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并在中美就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说明了中国存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互动机制。然而,经济的高速增长并非对就业产生一致的拉动作用。齐艳玲[10]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她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对就业产生很大的拉动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挤出就业增长;李晓等[11]通过对中印两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但是这种拉动作用短期内比较显着。 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刘金丹[12]指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就业的影响只有短期效应而没有长期影响,因而并非解决就业问题的长效手段。而其他学者认为以高服务化和高知识化为特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就业却具有长久的促进作用。比如韩汉君、黄复兴[13]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江浙沪两省一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发现第三产业在相对生产率不变或提高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就业稳定增长。Robert A. Carter[14]从城市系统创新的角度研究了就业结构变动的问题。他认为,城市区域内的创新活动一方面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人口、企业等进一步向城市集聚,另一方面促进了区域间产业转移,带动了中小城市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和地方就业。
  此外,Zeigler[15],Lieberman and Shaw[16]等还分析了经济状况、福利水平以及政府政策对劳动力区域间流动的影响,指出一地区福利状况和政府相关优惠政策都会对劳动力向本区域流动产生吸引作用。
  综上所述,城市化水平、区间劳动力流动、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等均是除了工资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些大多研究某区域或者某个经济体内就业问题,或者将各经济体视为孤立的存在。本文将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技术,分析各因素对地区就业影响的同时,也着重关注区域就业空间相关性或依赖性对就业的作用。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一)模型设定
  本文在Weitzman和Blanchard and Kiyotaki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劳动就业的最终计量模型。
  假设每个行为主体的消费函数
  U=1-?兹-L?着g,?兹∈(0,1),
  ?着>1,d?叟0(1)
  其中:
  Cg=n1/(1-?滓)Cig(?滓-1)/?滓?滓/(?滓-1),?滓>1(2)
  在式(1)与(2)中,Cig和Mg分别表示个体g在期末的商品i消费和持有的货币,变量P表示本期价格指数,Lg表示家庭所提供的劳动力数量。笔者发现,行为主体的效用函数是关于总消费Cg与货币持有量Mg之间选择的柯布—道格拉斯型函数,还是关于不同产品消费Cig之间选择的替代弹性不变型函数。
  同时,令与效用函数相关的价格指数P为:
  P=Pi1-?滓1/(1-?滓)(3)
  其中,参数?滓表示为n种消费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假设Fg是行为主体g的总财富,因此他的预算约束可以用如下方程表示:
  PiCig+Mg=Fg(4)
  通过构建拉格朗日函数,求具有预算约束的行为主体效用最大化,可以得到以下等式:
  Cig=-?滓(5)
  Mg=(1-?兹)Fg(6)
  将式(5)与式(6)代入式(1),可以得到:
  Ug=Fg/P-(d/?着)Lig(7)
  设W是行为主体在本期的名义工资,由于单个行为主体的总财富等于他初期的货币持有量M0g、他的利润份额?仔g和工资收入WLg之和。因此,代入(7)式,可以得到:
  Ug=-L?着g(8)
  对Lg进行求导,求Ug关于Lg的最大值,因此可以求得行为主体提供的最优劳动量:
  Lsg=1/(?着-1)(9)
  用F=Fg来表示社会的总财富,商品i的总消费Ci=Cig可写成:
  Ci=-?滓(10)
  用PY=PiCi来定义总产出Y,于是,根据式(3)与式(10)可以得出:
  Y=?兹F/P(11)
  假设厂商的全部利润都重新分配给每一个经济行为个体,那么他们的总财富F就等于产出总值加上初期货币持有量的存量M0。利用(11)式,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简单的总产出表达式:
  Y=(12)
  再假设每个厂商的生产函数都是线性函数。生产函数具体形式为:Yi=ALi,其中Yi和Li分别表示厂商i的产出和劳动雇佣水平,A表示全部厂商共同的生产效率参数。因此,厂商i的最大利润问题就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