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状与奋斗目标的解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熊新亚 时间:2013-02-15
  论文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现状与奋斗目标 解读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奋斗目标是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实现经济现代化、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完善社会再分配机制、弘扬社会主义人文精神、提高全社会的生活质量、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小康”一词是20多年来在走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多次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且富有人文特色的关键词,其社会与人文意义在于,焕发和激活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党的十六大报告又及时作出了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准确判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我们要对目前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脚踏实地的精神面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
    一、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在全国两会的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香港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说:“当好中国的总理不容易,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有千钧重。”这是因为,第一,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人增长缓慢。第二,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第三,下岗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的压力非常之大。第四,城乡发展不平衡,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第五,财政负担沉重,金融不良资产比例较高,如果用数字来表示的话,那就是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约1400万,进城农民工1亿2千万,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9亿农民以825元标准计算,没有摆脱贫困的有9000万。现在农村是“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吃皇粮的大有人在。东西部差很大,沿海五六个省市GDP超过全国GDP的50%。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目前的小康还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具体来讲,低水平是指我国经济总量虽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855美元。就世界范围来讲,属于下中等收人国家的水平。不全面是指我们目前的小康还只是生存性消费的满足,真正的发展性消费没有得到有效满足。按说建设人们的精神家园与建设物质小康生活同样重要,但实际上我们在这方面问题不少。教育、文化娱乐和道德等精神生活层面的满足度相对较低,农村教育、义务教育水平停留在初步小康前的状态,人民群众对社区服务、文化体育、高等教育、医疗卫生等需求还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我国西部12个省市区、面积占全国71%,而GNP只占全国的18% 2001年,经济总量第一的广东省GNP超过1万亿元,而排在最后的一个西部省份西藏的GNP只有139亿元。另外,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发展是破坏性的、一次性的。
    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说明我们刚刚跨人小康的门槛。对此,我们要善于从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在谈现状不足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所取得的巨大的历史性进步。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完成了邓小平所设计中国现代化第一、二步战略步骤。至200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近io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了近两倍,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0位跃升至第6位,人均cnP为900美元。外汇储备截至2002年9月底,已经达到2586亿美元,仅次于日本,据世界第二位;钢、粮食、肉类、煤炭、水泥、数字程控交换机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二是如果以世界眼光来审视和要求我们的话,我们现在所取得的这些成绩还算不了什么,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现在美国、日本、欧盟的一些发达国家,人均GDP已超过2万、3万美元。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改变目前这种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状态,它同时启示和要求我们,要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去做。要清醒地认识到21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业期,这就需要树立创业意识,准备长期艰苦奋斗。
    二、奋斗目标是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
    邓小平曾反复强调:“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但邓小平原来设计的“三步走”,对第三步只是作了大略的构想。把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是江泽民同志的一个重要贡献。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全面阐述了第三步的战略构想,对中国21世纪上半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作了细化的部署,提出了在近一、二十年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围绕实现这个目标,论述了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理论原理与决策思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科学命题,“全面”两个字很重要。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综合性发展与进步,二是不同层次、领域社会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整体性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各个领域,涉及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这绝不是很容易就能达到的低标准,而是经过努力方能达到的高标准。
    奋斗目标的更高水平是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用大约20年的时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 3000美元,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说,从新世纪开始到2020年,我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要在7. 2%以上。从GDP来看,现在中国在世界上排名是第六位,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之后,但只有美国的11%,日本的23%。中国能维持现在的发展态势,到202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处于第三位。更全面是指不再仅仅看物质方面的16项指标,而是注重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注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它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发展比较均衡是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