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模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玫,刘冉 时间:2013-02-15

  原始C—D生产函数模型为:
  4 结 论
  本文首先根据大中型企业的特点,从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入手,建立了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然后改进了传统的C—D生产函数,添加了政策因子、研发因子及风险因子,建立了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贡献率模型。本文还建立了假设检验,引入Translog生产函数,提出当接受原假设时采用改进C—D生产函数,拒绝时使用Translog生产函数,从而使结论更加契合实际。
  本文对于影响因素模型可以预测某地区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情况,并进行政策评价。分别调整各变量的大小(例如10%的幅度),能考察模拟与预期结果的差距,从而制定出适宜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调控政策。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模型,可以预测当劳动力,资本投入变化时引起的产出变化,也可以根据预期的产出制定相关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慧玲. 西部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7(8).
  [2]都国雄,宁宣熙.我国股市收益概率分布的统计特性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7(9).
  [3]赵莉.国有大中型企业应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导力量[J]. 企业改革之声,2006(2).
  [4]江蕾,安慧霞,朱华.中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际测度:1953—2005[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
  [5]张炎涛,李伟. 技术进步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J]. 统计观察,2007(3).
  [6]蒋和胜,凡福善. 四川省企业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J]. 四川省情学术园地,2007(3).
  [7]魏朗.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对1999—2003年农业生产贡献的实证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9).
  [8]邹积慧.科技进步对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探析[J]. 农场经济管理,2007(6).
  [9]孙智超.公路交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贡献及测算方法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