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经济的人才支撑体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闫琦 吴江 时间:2013-02-15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和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越来越汇集于一个单一的轴心——人才资源。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更加凸显。发展区域经济,是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的客观要求,而人才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速率和成效。我国的区域经济,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区域建设、人才配置三位一体的最佳组合方面尚未完善,起主导作用的人才问题依然严峻,尚存在着许多显现和潜在的危机,影响和制约着未来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根据以下战略性思路和原则来建构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
  一、构建引人才支撑体系
  (一)创新人才引进渠道
  以区域的特色产业为核心,充分实现人才集聚和发展。区域经济受主观因素的制约,不太可能实现既大又全,要经济快速发展,就必须在特殊产业和支柱产业上下功夫。对于构建特色产业人才体系的关键性措施就是形成聚才引智机制。另外实现人才引进机制“候鸟式”。鼓励各用人单位把“人”和“才”区分开,避开传统的人才引进中户籍、档案、身份等条条框框,建立柔性人才流动机制,主要模式有:
  首先,用项目带动人才集聚,用项目当载体,带动人力资源的发展。加强和科研院校的合作。学校有大量科研技术成果亟须转化为生产力,依托它们在人才、技术、信息各方面的优势,引进技术、项目的同时也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共同建设技术平台和经济实体,充分利用科技成果的带动作用,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青年人才,最终达到对区域人才支撑体系的建设。
  其次,不拘一格积极引进人才,建立专家负责制,以智联才,改善提高人才和智力相结合的程度。引智和引才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人才与专家组织建立的稳定联系。筹建信息库,把本地人才和外地人才共同安置到共有的信息平台,保持互动,通过智力的集聚效应,联系更多的专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服务。利用柔性引进,不但可以解决人才急缺现象,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不断扩展工作新领域,建立脉络广泛的人才智能库。
  最后,扩展各种合作方式,鼓励人才“以智入股”。从区域的实际出发,允许人才用自身的知识、技术、科研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实现智力的资本化、产权化。像技术入股、技术合作、任务聘用、兼职等多种方式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健全人才资源市场体系
  一个开放、公平、公正的人才市场系统,对正确的引进人才、合理的利用人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区域在加快人才资源市场的改革,合理引进利用人才的方面,发挥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
  1.健全人才市场系统,推进人才市场管理机制创新。区域在积极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按照管和办分开、政事分离的原则,推进人才服务机构的体制革新,指引人才服务机构融入市场竞争体系,发挥市场的能动作用,提高人才服务的效率。逐步构建人才服务公共平台,全面改革人事以及劳务代理制度,完善人事劳动档案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2.人才市场服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区域之间人才市场的相互配合和联系,将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完善区域人才市场的发育健全。根据市场信息,及时发布区内外各种人才信息情况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信息,实现用人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充分衔接,使双方能利用这个平台满足需求。利用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和人事代理等各种手段,把人才资源合理充分的利用到需要的工作岗位上;同时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合理的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根据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用最少的成本选好最合适的人才。
  3.完善人才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的利用信息资源,优化信息的发布办法,对信息资源加强分析和预测。可以通过远程面试、电话面试、人才自我推荐等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网上人才市场,提高目前的信息化水平,使人才和用人单位更加合理灵活的进行双向选择和沟通,节约成本和时间。通过建立完善各种人才信息数据库,并研发标准统一的人才信息市场标准,进行人才市场公共服务网络信息建设,形成面对全社会的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存在的各类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进行联网贯通,进行信息共享,用人单位快速选择到所需人才,人才也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各取所需。
  4.利用市场的基础性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人才的流动。根据人才市场化的运行过程,用人单位、人才、市场中介三个方面是人才市场化配置的市场主体,三方面的互动形成市场化。用看不见的手调节资源的配置和流动,促进个企事业单位进入人才市场自主选择人才以及人才充分流动进入市场择业,使人才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互通互融。使各种人才能合理使用在最需要的行业部门岗位上。并引导人才向支柱产业、重点企业、特色产业集聚;鼓励专业人才通过科技咨询、项目引进和技术开发、挂职等方式流动;配套人才流动的各种措施和相关政策。通过实现人才自身价值和实现社会需求,解决劳动力市场上供求矛盾,有效的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三) 建立虚拟团队
  1.虚拟团队的概念是指拥有不同能力和资源的一群人,为了达到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或者某个共同的任务,凭借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跨越时空之间的障碍,在一起协同工作的团体队伍。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虚拟团队就是为了缓解现实中人才资源不足、利用不合理、人才不能很好发挥作用而建立起来的,这也是引进人才资源的一种形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虚拟团队的建立不但营造了人才共享机制还跨越了组织边界,能够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促进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做到各尽所能。从人才个人的角度上说,虚拟团队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够实现人才本身对于自我实现的要求,使人才的才能能有一个舒展的空间。在参加虚拟团队的过程中,人才满足了自身发展需求也最大限度的解决了分布非均衡的现象,使人才短缺和人才积压的问题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能极大提升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对虚拟团队的利益分配办法
  虚拟团队的进展通常是跳跃式而非渐进式的过程,并不容易得出哪个成员对团队任务目标做出多大贡献。 
团队成员的利益分配问题比较复杂,应该将团队成员多元化,为组织成员设定合理的目标,然后凭借设定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物质分配,让各成员觉得有差异的利益分配合情合理。一个不错的办法就是完成定额后计提奖金的分配奖励框架。根据自行申报挂钩的奖励制度的设计框架,思路是自行申报的目标越精确、实际达成的任务越多,所得的物质就越多,使虚拟团队成员能真实的反映自己的能力、成本等问题,尽力完成最可能达到的目标,能规避因为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所产生的问题 ①。 
  二、构建留才支撑体系
  (一) 人才激励体系
  发挥人才潜能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激励机制。通过组织设计适当的薪酬形式和激励办法,用某些恰当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手段,凭借信息之间的沟通来监督、引导、促进成员的行为方式,以实现组织成员和个人目标实现的系统活动,完成二者之间的统一。在一定意义上,组织对个人的激励程度越高,人才工作的动能就越大,组织的生产率也就越大。如下图所示。
  人才激励模型图
  对人才的激励是模型的核心部分,而激励的形式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内在激励是指对人才提供一些不能用量化的物质形式表现的各种价值。比方说,提高个人名望地位的机会、培训机会、对目前环境的满意度、更好的科研设备和工具、优良的企业文化还有单位对个人的尊重以及给予的荣誉等等。
  该模型说明,要使激励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考虑好激励制度、激励内容以及一系列综合因素如目标设定、组织分工等。个人实际完成的绩效不仅依据激励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受到个人能力强弱、对工作的了解程度和个人的努力程度的影响。对成员的奖励应该剔除掉一些不良外因的影响,按照实际达到的工作业绩为评价标准。对于个人这次受到的奖励是不是满意,都会体现在下一次任务的努力程度里,会有不同的效果,环环相扣彼此影响。
  外在激励的表现形式一般为给人才体现可量化的物质价值。凭借物质的吸引力来达到激励人才努力工作的目的,主要表现为薪酬激励、福利激励、股权激励。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