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限理性逻辑辨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谭颜波 时间:2013-02-15
   与完全理性基础上的最优决策机制进行比较,西蒙的满意决策论放松了对环境的限定,承认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但却严格了对人的限制,承认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主要受大脑的生理机制和由此而引起的认知因素(选择性注意)和动机因素(目的性行为)的限制。西蒙在对理性模式提出批评以及否定完全理性假定的不真实性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模式。这个模式的内容是:
    1.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对其决策状况的信息掌握不完备。“按照理性的要求,行为主体应具备关于每种抉择的后果的完备知识和预见。而事实上,对后果的了解总是零碎的。”正是这种“零碎”的认识,使决策者囿于理性的范围之内。
    2.在得到大量有关信息的前提下,决策者充分处理信息的能力仍然有限。在西蒙看来“知识的不完备性、预见未来的困难性以及备选行为范围的有限性,决定了‘客观理性’在实际行动中是不存在的。人类行为所依赖的既不是古典经济学家所谓的‘客观理性’,也不是弗洛伊德所讲的‘非理性’,而是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只能被视为一个具有学习及适应能力的体系,而不应被看作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体系。”
    3.西蒙认为,有关决策的合理性理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及其相互影响。从而所探讨的应当是有限的理性,而非全知全能的理性;应当是过程合理性而不是本质合理性;所考虑的人类选择机制应当是有限理性的适应机制,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最优机制。
    4.决策者的主观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效果。决策者在试图构建一个问题的客观模式时,常常带有一种对问题先人为主的印象行动,致使主观的考虑渗人分析之中。当决策者获取信息时,他们是有选择的,有的加以重视,有的遭到忽略。一项决策的出台,应该是要预先确定目标和方向,然后才进行意向性的决策分析。
    5.信息搜索行为的有效性受所得信息的实质和先后秩序的影响。对决策环境的搜索是按照下列目的进行的:(1)发现问题;(2)辨别备选决定;(3)决定结果;(4)确定评估标准。虽然决策者对这些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搜索战略,但搜索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穷尽的。决策者常常受到搜索过程早期发现的信息的影响,也受到先后秩序的影响。信息搜寻的最大困难在于搜寻对决策者的要求与过程评估对决策者的要求有矛盾。
    6.“刻板印象”导致决策者过去的成功和失败影响着他对后一个具体问题的态度。成功的经验能指导决策者在以后面对同一或类似具体问题时,提高信心指数,并且用同样的方法很熟练地解决该问题;而当决策者面对失败的问题,心理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阴影,从而导致畏首畏尾,有时甚至知难而退。
    7.个人的性格、喜好等能强烈地影响过程和选择的结果。决策者的价值观、看法、目的性等个人特征往往在作出决策时左右其决断和结果。此外,决策者的感情因素、人格等有时也会导致作出非理性的决定。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的要点在于,它认为“经济人”是不存在的,理性决策模式所要求的人类的那种理性在现实中也同样不存在,决策者的行动不仅受到外部因素(信息、时间、技术等)的限制,同时也受到作为信息搜集者和问题解决者的人的本身条件(价值观、人格、感情因素等)的限制。正如范家嚷教授在《管理行为》中文版的代序中所说:“完全理性导致决策人寻求最佳措施,而有限度的理性导致他寻求符合要求的或令人满意的措施。”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