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和绩效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芳林 时间:2013-02-15
  然而,在股权集中度方面研究结论不一。目前,认为股权适度集中的学者占主流。汪红玲(2010.12)股权的适度集中将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改进。周镭、陈辉(2010.7)认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相关。相反的是,张志乾,严华麟(2011.1)股权集中程度与企业绩效存在“U型”关系。而邵阳,曹立(2010.5)认为股权分散模式对公司治理是好是坏,应从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外部治理机制是否有效、公司内外部信息的非对称程度等角度去衡量,不能一概而论。
  四、国内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股权,“一股独大”普遍存在。在我国上市公司实践中出现了国有股“一股独大”、“同股不同权”的严重现象,从而导致一些非国有股东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国有大股东的侵害。
  (二)大股东股权高度集中与公众股股权高度分散的状况并存。具有控股权的大股东往往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取得与其所持股份比例不相称的超额收益,侵害小股东的利益。
  (三)股权激励机制失效。没有起到真正激励管理层的作用,反而成为管理层寻租的工具,主要表现管理层为对激励方案的设计进行操纵和盈余管理两个方面。特别是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大多只是一种形式。
  (四)经理市场还远未发达,选聘和解聘通过上级管理部门和委派和指定,职业经理无法通过竞争,对其进行考核,使得经理人很少在意自己的信用和信誉。这些都导致他们在职时,过分的非生产性消费,追求短期行为。
  (五)证券市场市场化程度较低,制度不完善。非理性的投机行为和人为的操纵,经常造成股市异常波动,影响证券主场运作效率。
  (六)市场监管缺乏。市场缺乏对关联交易的监管,致使关联交易大行其道,而关联交易是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主要途径之一。
  五、优化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的建议
  (一)建全交易制度与规则,逐步实现全部股票的流通和同股同价。
  (二)引导公司适度提高股权的集中度,充分发挥第一大股东的监督作用,减少代理型公司治理的高代理成本和低效率问题;同时通过第二到第十大股东的制衡作用,减少剥夺型公司治理的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问题。
  (三)设计合理有效的公司激励机制。为了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而不至于使股票激励成为高管们寻租的工具,公司设计激励方案时,尽可能的使股票期权行权期限长,才能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四)加快经理人市场的建设。市场应有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指标,对经理人进行合理的评价和监督,提高经理人之间的竞争。
  (五)完善市场制度,严格控制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的行为,违规者给予法律的制裁。强化信息披露制度,使上市公司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使信息更加真实,减少信息不对称。
  (六)规范市场环境。引导公司树立科学的股票上市观念,同时教育股民进行科学的投资。鼓励媒体对大股东的不当行为进行监督,促使公司更具有社会责任感。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