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红梅 时间:2013-02-15
  2.企业管理层缺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当企业将利润而不是社会责任或民众利益置于首位时,已经注定了这样的企业行之不远。2009年5月开始,苹果公司的供应商联建科技公司员工就已经发生正己烷中毒,在媒体的广泛关注下,直到2011年2月15日,苹果公司才发布《2011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首次公开承认中国供应链致残员工,此前,苹果公司一直采取回避策略。报告指出多家为苹果公司提供各种配件的供应商存在“违背职业安全承诺、违背环境污染承诺、违背确保工人受到尊重并享有尊严的承诺”的事件。苹果公司的报告还显示,其供应链违规企业对工人的权益侵害还存在过度收取工人用工费、使用童工等多个方面。100多名工人的不幸遭遇说明,相关企业对工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并未上升到自觉行为,不肯主动担责。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国企,无论是著名企业还是一般企业,普遍缺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更多的是在逐利的同时对社会、对公众、对员工权益的忽视与损害。
  3.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滞后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实现过程中起灵魂和支柱作用,一个企业的行为取向也是由企业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这种价值观和理念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核心,如果企业缺乏优秀的文化,终将在市场竞争中湮没沉沦。我国多数企业更多地关注经济责任而对社会责任认识不足,部分企业认为除了税收以外的社会责任应该由政府来承担,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损耗企业资源,还会增加生产成本,形成了竞争的不平等。由于企业管理层责任意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因而忽视并制约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文化建设,损害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和品牌形象。
 4.企业对员工的权益保护意识差
  人民网在2010年6月21日发表了《瞭望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我国劳资矛盾引群体事件高发,工人渴求精神权益”。文中写道:半年内“N连跳”,一天内十多家企业发生停工事件,“劳资博弈”以引人注目的方式成为近期我国一些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焦点。
  我国是劳动力供过于求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些企业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经常损害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拖欠员工工资,不为员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障金,克扣员工工资,不给员工节假日,加班加点不给加班费,忽视员工的精神权益等等,因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企业利润持续增长而工人工资却在实质性走低的事实反映出了资本为了逐利而长期忽视保护员工合法权益的现实。
  (二)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媒体监督与宣传不到位
  我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此,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标准,如200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5年颁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2006年颁布的新《公司法》、2006年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7年颁布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指导性意见》,还有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等都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规范企业的社会责任。但从总体上看仍然缺少约束力,政府部门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和约束体制还不够健全。加之,我国媒体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宣传力度和对违法企业的曝光力度也不够,所以整个社会缺乏一种社会责任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
  (三)社会公众缺乏监督意识
  我国社会公众普遍缺乏监督意识。在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完全靠企业自身的觉悟形成的,主要是靠市民的监督和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发展起来的。而目前在中国,一方面缺少社会公众的监督,又缺乏各级政府和各类非政府组织社会运动的强力推动,并且作为舆论先导的媒体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宣传和对违法企业的曝光也远远不够,甚至有些媒体媒商勾结,导致行业整体丧失公信力;另一方面,受害者受自身各种条件限制,要么在企业的威逼利诱下选择私了,要么对不公平待遇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毫无监督和责任意识。
  
  四、后危机时代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构想
  
  在后危机背景下,企业需认清社会和谐发展与企业永续发展间的共赢关系,应该把社会责任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之中,使企业得以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笔者认为,要想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更好履行,必须多管齐下,政府监管部门、媒体、社会公众以及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一)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的社会认同度,包括国内认同度和国际认同度。企业如何提升社会认同度呢?广告宣传及各种包装手段都不能持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才是打造和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举措。做法如下:
  1.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经营理念
  企业管理层要切实认识企业利益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深刻认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经营理念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把创造利润或财富与履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注意安全生产,提升产品质量,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保护员工合法权益可以赢得声誉和认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才能不断提升企业形象,被国际社会认可,最终获得长期的盈利能力与持久的卓越业绩。国际知名跨国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他们能切实履行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