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关键词]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 银行信贷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供求,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具体途径,其顺畅与否直接决定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大小。我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银行信贷是企业主要的融资形式,信贷资产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信贷传导机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为了应对当前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正逐步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信贷传导理论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该理论强调由于金融市场不完善,信用因素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Rosa(1951)的信用供给可能性理论是信贷渠道理论的最早形态,后由Kareken和Lindbeck等人加以发展,成为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根据Bernake和Gertler(1995)的研究,信贷渠道传导机制主要有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两种方式:
1.银行贷款渠道
银行贷款渠道是指中央银行采取特定的调控措施影响金融中介机构的贷款行为 (贷款规模和结构),从而影响到投资和总需求的变动。Bernanke和Blinder(1992)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金融中介机构的贷款具有特殊地位。银行在评估、筛选贷款申请人,以及监督贷款使用方面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使得他们可以向那些难以在公开市场上获得资金的借款者提供贷款服务。假定银行贷款与其它金融资产(如债券)不可完全替代,特定类型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得以满足,成为“银行依赖者”,这样银行就有了传导货币政策的作用,从而使得货币政策可通过银行贷款的增减变化进一步强化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Bernanke和Blinder(1988)将贷款供求函数引入经典的IS—LM 模型,构建了含有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的CC—LM 模型。该模型表明了放弃债券和信贷的完全替代假设后,信贷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银行贷款渠道传导过程表示为:
货币供给M↑→存款D↑→贷款L↑→投资I↑→总产出Y↑
2.资产负债表渠道
资产负债表渠道也称为净财富渠道,在该渠道下,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借款人的资产净值和受信能力,从而影响到银行对其给予的授信,并影响到借款人的投资活动,达到货币政策传导作用。资产负债表机制的理论假设是借款者所面临的外部融资风险溢价的大小正向取决于它的资产状况。银行向借款者贷款是在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进行权衡,在盈利性相同的情况下,则着重考虑贷款的安全性,也就是偿债能力。借款者的资产净值越大,偿债能力越强,其外部融资风险溢价也就越低;相反,其外部融资风险溢价就越高。企业的资产净值通过影响其面临的外部融资风险溢价从而影响到它所面临的信贷条件。因此,企业资产净值的波动会引起他们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变动。借款者资产负债表的内生性变动具有周期性特点,能够强化和传导商业周期,这种现象称之为金融加速器,资产负债表的恶化,银行贷款下降,将直接导致他们对耐用消费品和住房的购买下降,社会产出下降。即可表示为:
货币供给M↑→利率i↓→净现金流 NCF 和资产价格 P↑→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贷款量L↑→投资I↑→产出Y↑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分析
虽然自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取消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控制,货币供应量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真正发挥主导性的传导渠道仍然是信贷传导机制。
1.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信贷渠道的主导地位是由我国转型经济的特点所决定的,具体来看有以下原因:
(1)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我国金融市场仍然不够发达,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方式,银行贷款的替代工具有限;不仅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有较高的依赖性,大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也较高。此外,我国银行业的垄断程度较高,大部分贷款是通过大型国有银行投向企业,进一步加深了企业对银行的依赖,银行贷款成为社会信用的主要分配形式,也是货币供应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信贷资产是银行资产的主要构成。从我国银行的资产构成来看,贷款占银行资产的绝大部分,证券资产很少,银行资产的总体流动性不高,商业银行在面对中央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时,自主发挥的空间并不多,只能调整信贷供给,使得信贷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此外,信贷政策在我国一直充当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往往会采取“窗口指导”的方式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以强化货币政策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了信贷渠道的作用。
(3)其他渠道效应低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包括货币、利率、汇率、资本市场等渠道,然而这些机制在我国的作用较为微弱。首先,转型经济中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非货币金融资产与货币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与实际资产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反馈不灵敏,金融体系与实际经济体系各行为主体和运行环节的联系尚不完善,因而货币渠道目前在传导货币政策效果中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其次,我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虽然有一定进展,但存贷款利率仍然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利率传导渠道的前提基础还不具备。再次,我国证券市场市场的深度、广度较低,一方面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投机性较强,证券价格不能完全体现资产价格和财富效应的变化,无法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而在汇率方面,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流动受到限制,汇率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受到阻碍。因此,虽然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等渠道有所加强,但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信贷渠道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2.信贷传导机制的障碍
货币政策在信贷渠道传导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商业银行和微观经济主体两方面的阻碍,导致了传导效力下降。
(1)国有金融边界的收缩,金融服务覆盖率下降。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大银行、大城市、大行业"的战略,逐步撤消了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农业银行保留但缩减了县城的机构),上收了贷款的审批权限,退出了县级城市的金融服务市场。但由于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因此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服务出现了真空地带,使得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无法得到主渠道金融支持。所以信贷传导的基本单元越来越狭窄。
(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加强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推进,1994年商业银行开始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加强了信贷责任制,提高了风险意识,出现了均衡信贷配给现象,要求企业提供各种贷款担保以及A 级以上的信用等级。这些规定使得银行宁愿将资金留在中国人民银行准备金账户上获得利息,或购买无风险低收益率的国债,也不轻易承担风险积极贷款。商业银行贷款明显向少数优势行业、大型企业和大城市集中,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抵押资产少、净价值低、融资成本大,得不到信贷资金的支持,从而导致信贷供求矛盾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使得中央银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削弱。
上一篇:节约型服务业研究
下一篇:股权分置改革与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