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市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协整分析及因果检验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5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我们直接估计误差修正模型(设残差序列是et):LS D(Y) D(GY) E(-1)。估计结果显示误差修正项的符号虽然是负的,但是,t检验不显著。对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自相关检验,结果显示说明可能存在二阶或六阶自相关,但是检验在1~6阶之内进行; 根据输出结果,剔除其中不显著结果。估计出的上证指数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ΔYt=-85.737ΔGYt-3+0.414ΔYt-2+0.396ΔYt-1-0.144et-1
R2=0.583,SE=265.77,DW=1.86
所以,我国上证综合指数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ECM模型可以表述成:
长期均衡关系:Yt-553.64+196.85GY
短期波动模型:ΔYt=-85.737ΔGYt-3+0.414ΔYt-2+0.396ΔYt-1-0.144et-1
模型的解释:上述ECM模型将长期关系与短期效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其中协整回归模型描述了Y的长期变化规律,196.85衡量了Y与GY长期比例关系。由于Y、GY的协整性,所以在其他因素的“冲击”下,Y可能会偏离长期均衡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Y又会返回到长期均衡状态;短期波动模型描述了Y的短期变化规律,其短期波动由ΔGYt-3、ΔYt-2、ΔYt-4和上期均衡误差决定,-85.737、0.414、0.396表示变量之间的短期影响程度,-0.414表示调整关系。由于ECM模型中et-1含有长期参数,所以ECM模型同时反应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与短期效应。
(三) Granger因果检验
表2结果显示,宏观经济变量变化值与上证指数变化值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强烈。TYLL、WH、GY的变化值与上证指数的变化值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上证指数变化值在滞后2期,7.84%临界水平下,是导致狭义货币发行量变化值D(M1)的Granger原因,而狭义货币发行量变化值D(M1)不是导致上证指数变化值D(Y)的Granger原因;上证指数变化值在滞后2期,6.58%临界水平下,是导致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变化值D(CC)的Granger原因,而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变化值D(CC)不是导致上证指数变化值的Granger原因;上证指数变化值在滞后2期,8.42%临界水平下,是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变化值的变化值D(PPI,2)的Granger原因,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变化值的变化值D(PPI,2)不是导致上证指数变化值D(Y)的Granger原因;这也就为我们解释了,在经济衰退之前股价一般会下跌,在经济复苏之前,股价则会先于宏观经济拐点出现回升的现象。然而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却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但是,为了解所检验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再连续作2期格兰杰检验看结果是否一致。对2001年7月—2004年5月和2004年6月—2007年4月之间的数据做Granger检验。结合3期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所得结论并不一致,但金融机构储蓄存款CC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差分在两次检验中显示与上证指数的差分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差分次数主要受原数据平稳性的影响。虽然理论上说,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长期顺应宏观经济周期而相应地上下波动,而且股市对宏观经济往往有预判性。但是,做3期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了我国股市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这从一定的角度再次说明了我国的上市公司规模都不是很大,质量不是很高,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很好的反映我国经济的增长情况,还没有真正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四)政策建议
为使中国的股票市场同中国的经济水平协调发展,笔者参考时下众多观点,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上市公司改革治理、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规范股票市场投资者、加快推出股指期货、构建科学严密的市场监管、实行合理的宏观调控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勇.我国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经验研究[J].财贸经济,2004,(4).
[2]赵卫亚.计量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1.
[3] 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