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稳定性的博弈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付亚菲 时间:2013-02-15

   第三,信息的充分程度高,信用系统完善。除了以上两个条件,还有一个特殊的条件,那就是信息与信用。当信息充分程度极高的系统内部,信用系统完善,任意一个主体在违约后都会在系统内部留下信息,产生不良的信用记录,那么即使是进行一次博弈,该主体为了自己的信誉也不会轻易违约。因为当其违约破坏了其信誉之后,就会在与其他主体的合作中遭遇到报复,这就有类似于重复博弈。只要其交易对象是信息系统内部的任意主体,都会得到与同一主体进行重复博弈的结果。更或者,该主体甚至连继续获得交易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充分的信息,完善的信用体系,是非常有效的一个避免基地模式不稳定的条件。
  三、保持前南峪基地模式稳定性的具体措施
  (一)形成农产品供应链,实现供应量管理
  由增强稳定性的第一个条件分析可知,基地农户与企业之间短期契约关系,最终只会导致不合作的状态。那么要避免双方的违约,就要实现长期合作,就需要构建完整的稳固的农产品供应链,实施供应链管理。只有在农户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农户与企业紧密相连,从农资提供、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以及环环紧扣,同时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整合一体化,才能使合作持续不间断进行,从而也就实现了长期合作。那么如何建立农产品供应链?
  1、加工企业为核心。(1)加工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增加、拓展生产线以扩大生产规模,丰富营销渠道。通过科技研发,不断开发新的生产线,生产新产品,对原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能够扩大生产规模。不断丰富营销渠道,使产品能够顺利销售,确保供应链畅通,吸收更多农产品。(2)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供应链升级。企业以其规模、资金、管理、技术、信息上的优势巩固各环节的紧密连接,延伸链条,加速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最终推动产业链的升级。
  2、政府激励引导激励。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物流现代化,加强资金融通等。只有政府力量才能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才能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3、农户联合提高地位。农户进行合理的组织,改变农户的弱势地位。通过组织、协会提高自身话语权。只有在对等的市场地位下,以上推出的增强稳定性的条件才能成立。也就是说,企业与农户对等的地位是进行博弈分析的前提假设条件。只有这样,农户才能对企业实施报复,才能对企业进行惩戒。
  (二)提高合同威信力
  只有合同规定的违约惩戒措施能够实施,才能避免违约的发生。一方面在合同制定时,选择切实可行的惩戒措施;另一方面保证实施惩戒方,进行惩戒时的成本不高,而违约方又可以受到严厉的惩罚。
  (三)保证信息顺畅,完善信用体系
  在保证稳定性的第三个条件中我们知道了如果信息畅通、信用和机制完善,双方极重视信誉,那么即使进行一次博弈,双方也不会违约。企业在供应链内部增强信息共享,保证信息流通畅。政府则完善金融、信用机制建设,信誉成为生活中一部分。农户提高信用观念,为长远利益考虑。
  参考文献:

  1、程云行,张国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合作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0(4).
  2、黄汝丽.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探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
  3、王国敏.论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