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孙玉霞 时间:2013-02-15

摘要:文章以《农业高职院校在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有关认识成果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地探讨了农业类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农业;高职;新农村;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新举措,也是时代赋予农业高职院校的新使命。为了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找准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住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机遇,现就农业高职院校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作如下讨论,与同行商榷。
  一、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第一,基础性地位。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地位。但在我国农村的教育体系地位中,目前,只有农业职业教育比较好地解决了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人才的问题。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第二,直接性地位。农业高职院校在专业上与农村有着必然的直接关系,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向都将直接影响农业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农业职业院校在生源上与农村有着稳定的直接关系,农业院校的生源以农村学生为主体,农村生源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农业院校的招生;农业职业院校在产业上与农村有着相生的直接关系,农业高职院校的基地建设、产业发展与农村的产业类型和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农业职业院校在情感上与农村有着天然的直接关系,农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科研人员,绝大多数出身农村,毕业于农业院校,长期从事农业教育和科研,与农村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
  第三,共生性地位。由于服务方向、专业设置、学生来源及就业去向等因素,决定着农业高职院校与新农村是相伴共生的关系。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就是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农业高职院校只有依托新农村才能发展,只有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才能赢得自己的发展,两者共生共存。
  二、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人才培养作用。据统计,我国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员。据调查,农村劳动力中掌握1项-2项实用技术的人数仅占被调查人数的16.4%;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培训证书的人数只占被调查人数的5.3%。可见,我国农村的应用性技术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是缺乏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生产示范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实训基地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开展先进生产项目,采用现代生产手段和材料,进而达到为农村生产提供项目示范作用的目的。也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结合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建立示范村、示范户,发挥对农民的示范作用。
  第三,技术引领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调产学研结合,将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作为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第四,产业培育作用。提高农村农业产业化程度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农村农业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的必由之路。农业高职院校应在培育高效农业产业方面发挥作用。
  第五,信息服务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在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可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服务资源为农村的项目引进、生产资料采购、产品推销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六,文化推动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在通过技术服务为农村提供生产模式的同时,结合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新的农业生产理念,结合新农村能源使用等途径,为农村提供生活模式,在农村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作用。
  三、农业高职院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坚定学校发展定位,主动服务“三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职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导致传统农业专业办学出现了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农业高职院校应当坚定学校的发展定位,为“三农”服务不动摇。要更加主动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在服务中调整办学方向和内涵,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追求持续发展。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