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滨水区改造景观效果分析探讨
摘要:外滩滨水区是上海的标志性城市景观。研究了外滩滨水区改造的历史变迁,分析了新外滩滨水区总体设计理念和其中的典型景观。此次综合改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规划建设理念,最大限度地打造了一个经典的滨水区和公共活动区域,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历史文化建筑的风貌,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为市民公众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活动空间。
关键词:外滩滨水区;功能定位;设计理念;典型景观;历史人文
引言
外滩作为上海城市的象征,承载着上海开埠近一百七十年来的历史,浓缩着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更好地保护和延续上海的历史文脉,促进浦江两岸的功能转变,优化上海中心城交通结构,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于2007年8月18日起对实施外滩综合改造工程。到2010年3月38日,历时近三年的新一轮外滩综合改造正式竣工,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外滩,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一、新外滩商业功能及定位
1.外滩近代史。在上海开埠之前,外滩只是黄浦江边纤夫踩出的一条小道。鸦片战争以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开始对外开放。1845年英国殖民者抢占外滩,建立了英租界。英国人将外滩作为码头,铺设了马路,加固了江岸。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抢占外滩建立了法租界。到19世纪末,各国租界区的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纷纷来外滩发展,许多外资和华资银行在外滩建立,外滩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东方华尔街 ”之称。二十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在外滩拔地而起,外滩有了“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外滩推动了外国资本融入中国资本。有外滩助推,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上海一跃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被称为“东方曼哈顿”。因此,外滩在历史上就是上海金融业的发源地,这对其今后改造中的功能定位有着深远的影响。
2.新中国外滩滨水景观改造史。外滩滨水区起初的改造主要是为了解决防汛问题。上海自从1921年发现地面沉降之后,潮水上涨漫到市区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直至新中国成立,黄浦江边仍没有防汛墙,仅有几条铁链作为阻隔。1959年,外滩开始修砖土结构的防汛墙,墙顶高程4.8米。1963年,上海着手限制地下水开采、控制地面沉降,同时在市区全面修建防汛墙,并在外滩加建了钢筋混凝土L型防汛墙,标高加高至5.2米。1974年8月,台风侵袭使不少地段高潮位和防汛墙齐平。同年11月,上海市防汛指挥部颁布了新的防洪标准,外滩那一段标高确定为5.8米。
1989—1993年,外滩修建起了新的防汛墙。经过改造之后,外滩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黄浦公园至新开河约1 700米的黄浦江边,构筑了钢筋混凝土双层空箱式结构的防汛墙。地面由14万块彩色地砖和花岗石铺成,临江观景平台有32个半圆形花饰铁栏、64盏庭柱式欧式方灯、21个碗形花坛、造型各异的人造大理石椅子以及四季常青的绿化带栏墙。景观此次改造的外滩滨水观光平台成为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黄浦江两岸的公共空间和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2007年开始,外滩开始了新一轮的综合改造,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外滩滨水区综合改造也是服务世博、配套世博的需要。此次改造着力优化整合外滩的公共服务和旅游休闲设施,赋予其符合现代潮流和城市发展理念的新功能,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3.新外滩滨水区景观改造后的功能及定位。首先,外滩滨水区是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同时也是游客观赏黄浦江两岸美景、外滩老建筑、陆家嘴新建筑和歇足休闲之地,改造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释放公共活动空间,为市民和游客创造优美舒适的滨水休闲区域。其次,外滩滨水区综合改造也是更好展示老外滩经典形象的需要。外滩作为上海金融业的发源地,曾经是远东第一金融街,沿线荟萃了世界各国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此次改造将通过全面提升外滩滨水区域的环境品质,更好地与老大楼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融为一体,成为上海最具标志性、最经典的城市景观区域。
二、新外滩滨水区总体设计理念分析
1.改造背景。外滩滨水区是上海市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区域,也是城市中心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但在此次综合改造前,外滩大部分滨水空间被城市快速机动车道所占用,存在公共活动空间局促、舒适性较差、外滩历史建筑未得到充分展示等问题。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黄浦江两岸的公共空间和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滩地区城市公共活动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现有的滨水空间环境亟须改善。在此次外滩滨水区综合改造中,外滩地下通道的建成用以疏导过境交通,使地面交通压力得以缓解,进而减少地面车道数量,使外滩地区滨水环境的建设获得更加充分的空间,为改善外滩环境、重塑外滩功能、重现外滩风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以此为契机,对北起苏州河口,南至十六铺客运中心北侧,岸线总长度约1.8公里的外滩滨水区域进行综合改造。
2.设计目标。(1)最大限度地释放公共活动空间,为市民和游客创造充裕流畅的滨水休闲空间,体现以人为本。 (2)更好地展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改善外滩地区的生态环境,打造上海最经典的滨水城市景观。 (3)优化和整合外滩地区的公共服务和旅游休闲功能,全面提升上海外滩核心区的品质。
3.主要设计理念。(1)设计概念。外滩滨水区综合改造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上海最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的特征和现代气息,最大限度满足了大人流量对于公共活动和观景的需求,追求整体、简洁、大气的空间形态。方案以不同标高的平台和广场,作为滨水地区整体环境的重点,形成丰富而充裕的公共活动空间序列;以舒缓的坡道作为空间联系的主要手段,提供安全的活动路径和丰富的观景体验,满足大人流量时的活动需要。(2)空间组织。新外滩主要的空间组织要素包括平台、广场和坡道。 规划对现有防汛空箱顶部平台在局部节点以及与坡道衔接的部分适当放宽,以增加人流容量。在陈毅广场北侧增设一处观景平台。在人行道与防汛空箱之间增设中间高度的平台广场,提供更好的外滩建筑观赏场所和人流活动休憩空间。平台广场主要位于南京路与延安路之间,南北贯通,以利于高峰时期安全疏解南北向人流。在主要人流交汇处和重要观景点设置广场,强调广场空间对人流的容纳性,同时为举办节庆活动提供场所。主要的广场有四处。黄浦公园西侧入口处拆除大门、围墙和零星建筑,开辟广场;陈毅广场将比现状扩大1倍,增加休闲、观景空间;在福州路口增设中间层次标高的金融广场,为观赏外滩历史建筑和举办节庆活动提供场所;在延安路口,以气象信号台为中心形成广场,展示外滩历史变迁。为了便捷地联系空箱与外滩地面,增设了几处坡度在3%~4%左右的舒缓坡道,形成既安全又舒适自然的高差过渡和富有趣味的观景场所。(3)道路交通。外滩地下通道建成后,地面道路将缩减为四条机动车道,主要服务公共交通,另有两条备用车道,用于设置公交站点和临时停车。适当加宽西侧人行道,增加沿历史建筑的公共活动和观景空间。外滩人行过街以地面为主,保留现有北京东路、南京东路的过街地道。滨江地区由空箱顶和坡道、活动平台和广场,以及地面人行道形成三条南北向连续贯通的人行通道,疏解高峰时段的南北向人流,以应对大客流,保证外滩地区安全。(4)设施布局。外滩地区设施主要分为三类:停车设施、功能性设施和服务性设施。其中功能性设施包括公厕、管理、服务、寄存、应急救助、市政等;服务性设施包括便餐、饮料、旅游品、书报亭等。各类设施主要利用空箱下部空间,功能以保证游客基本需求为原则,设施的规模和布局根据游客需求和空间特点确定,避免设置与外滩功能关系不大的设施。(5)绿化。外滩滨水区改造后,地区绿化面积将与现状绿化面积基本持平。现状大树尽量原址保留,并在不对优秀历史建筑产生遮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乔木与灌木,以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此外,规划保留人民英雄纪念碑、陈毅雕像等重要的现状雕塑,并结合绿地和广场适当增设雕塑。
三、新外滩滨水区中典型景观分析
1.黄浦公园广场。黄浦公园广场是将拆除了大门、围墙的“黄浦公园”,与外滩源绿地连成一个外滩花园。苏州河口的平台十分开阔,游客可以通过平台走上外白渡桥,观赏风景。在黄浦公园东北角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塔。塔高60米,由三个枪状体构成,寓意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解放战争以来牺牲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黄浦公园往南是铺有防滑花岗石的滨水平台,改造后的滨水平台西扩3米。在靠近北京路一侧的位置有抬高的全木地板休闲亲水平台,这里也是观赏浦江两岸风光的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