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雁行理论”统筹区域产业转移
摘要: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趋势的明晰化,区域产业梯度转移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产业梯度转移在国外曾有过成功的先例,但相关的经典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以及目前的转移模式是否适合重庆需要冷静思考。
关键词:雁行理论;产业转移;产业梯度转移
一、雁行理论
雁行理论起源于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后来山泽逸平和小岛清先生对该理论进行了扩展和完善。通常被用于描述后起国现代产业发展所经过的历史过程,并被引申用来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国家国际分工和结构变化过程,以及表述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相互依存、相互波及中依次起飞的历史过程。雁行模式反映了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
(一)理论概述
1932年赤松要根据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现实,针对日本经济如何在战后重振而提出的,20世纪50 年代中期基本成型,20世纪70 年代最终定型。整个理论主要用来说明日本的工业成长模式,指出通过国外引进—国内生产—产品出口的循环,可以使后起国实现产业结构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他发现明治维新以后由于日本近代经济的发展,国内需求增加,棉线、棉织品的进口也随之扩大。不久,国内产量猛增,逐步取代了进口。棉线和棉纺织品生产分别于1890年和19世纪80 年代中期前后超过了进口。随着国内产量的不断增加,出口便开始扩大。他于是在1943年提出有关后起工业国产业发展模式理论即“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其扩展成为“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逆进口”五阶段的循环。该理论更清晰的说明了后进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以及最后超越的整个过程。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小岛清教授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 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也就是对方国家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将雁行形态分为原形和两个引申形。(1)原形表现形式。在后发国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品呈现出进口、生产和出口继起的形态。(2)引申形态。1)低附加值品进口、生产和出口过程到高附加值品进口,生产和出口过程;2)某一产品的进口、生产到出口的变化在国与国之间传递过程。
(二)理论内涵
“雁形理论”不仅实现了日本工业的加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稳固了其在东亚地区的领头雁地位,而且在推动东亚经济发展上也功不可没,既促进了东亚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向更高层次的转换,又形成了东亚国家依次起飞和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为例:日本位于雁阵最前端为领头雁,是东亚地区技术和投资的来源。日本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把进入成熟期和大规模制造期的产业转移到更有成本优势的追随者处于“雁身”地位的亚洲“四小龙”和东盟诸国。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加速经济赶超,逐步摆脱逐级跟进的传统模式,开始跳跃式地进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实现产业升级之后,将这些行业进一步转移到位于其后的追随者东南亚各国。这种环环相扣、逐级转移的区域分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东亚经济不断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1.雁行理论主张在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实施动态边际产业转移。动态边际产业转移是指投资国将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整体转移。与东道国相比,这些边际产业有两种情况:(1)转移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2)转移对于东道国来说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一方面,通过产业转移使东道国获得了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也为投资国内部的结构调整让渡了空间。通过这种边际产业结构重组,各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的同时,生产规模、生产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扩大。
2.雁行理论所主张的是一种建立在静态比较优势原则和动态比较优势原则的结合上。静态比较优势原则强调后发地区利用比较优势通过尽快出口创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动态比较优势原则是谋求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升级后的生产力跨跃性发展,即后发地区为改变自身的不利地位,实施非均衡的发展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雁行形态理论体现着动态比较优势和静态比较优势的有机结合。
3.雁行形态理论主张的分工主要还是垂直分工。雁行形态通过跨地区投资实施的边际产业梯次传递,其条件是投资国的生产函数先进于东道国。若干个不同生产函数的国家,依次建立起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关系,就会形成生产函数递减的产业传递链。
(三)理论修正
由于20世纪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日本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以及没能组成与欧美相抗衡的“东亚经济圈”等一系列事件的影响,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雁行理论”,并修改形成了“后雁行理论”等相关学说。“双金字塔模式”、“群行发展模式”、“特技飞行模式”等新模式。
二、区域产业转移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初步形成了从基础技术到中间技术再到高技术产业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摆脱了“雁尾”的尴尬地位,在未来有望形成一个与日本并行的经济板块。在协调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时,是否可以借鉴传统的“雁行理论”呢?这就要看中国是否存在传统“雁行理论”被质疑和修改的原因。就中国目前的国情而言,由于国内各地区经济、科技水平明显不均衡,因此除了个别修正意见可以采用“后雁形理论”的观点,比如:三大区域各自内部的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其他方面基本上可以把应用于日本和东亚地区的传统“雁行理论”借鉴到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中去。
(一)存在条件
1.地域接近。投资国与东道国在地理位置上相互毗邻,这样在生产时能较容易地输送产品,在进行产业转移时能较容易地转移生产资料。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域相连,交通便利,不存在地理位置障碍。
2.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降低。整体技术能力、基础设施能力、土地价格和工资水平等依次降低。只有这样,边际产业转移才具有动力,转移才能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三大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从东到西依次降低,同时基础设施水平、土地价格以及工资水平等也依次降低,比较符合该条件。
3.政治和政策环境基本相同。政治稳定程度和投资政策基本相同,这方面的差异会对产业转移造成影响。总的来讲,中国三大区域间都具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且彼此间不存在投资转移的限制。
(二)特殊情况
1.相对于面积比较小的东南亚各国,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发展中大国。从大国与小国的产业结构演进差异来看,一般大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具有比较充足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国内市场。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必将是多元和复线式的,比东亚各国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2.虽然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相对经济实力并不强,中国距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中国2000 年前后的相对发展水平与日本20世纪60 年代初相当。因此,如果以日本为参照的话,中国距离大规模产业转移的临界点至少还有一段时间。
3.当时东南亚各国之所以能够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提供了容量广阔的市场。近些年各种经济指标显示中国已经从供给约束型的经济形态转变为需求约束型的经济形态,有限的市场容量成为阻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道鸿沟。所以,由于发展环境与条件的特殊性,中国不可能完全模仿“雁行模式” [1]。
(三)区域间产业转移
1.产业转移即产业空间转移。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象。伴随着产业转移,劳动力、资本、生产设施、技术、管理等资源也发生了流动,所以产业转移实质上是一个资源流动的过程 [2]。
2.产业梯度转移即产业区域转移。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在地图上的表示,是国家或者地区间特定产业综合实力的阶梯状差异 [3]。在中国,“梯度转移”表现为随着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升级,某些劳动密集的、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生产传统产品的产业(如制造业)转移到中、西部,甚至是按梯级顺序先转移到中部,再转移到西部。
长期以来,中国东部尤其是部分沿海地区在全国建筑了以自己为核心的“雁形分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雁形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东部为雁头,中部为雁身,西部为雁尾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作为雁头的东部地区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引进和利用很多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借助于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产业结构基本得到了优化,经济迅猛发展,情况类似当初处于经济繁荣时期的日本。但作为雁身和雁尾的中西部地区,接受和进行产业梯度转移主要依靠行政力量,以高耗能低产出来为东部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和加工半成品,这不仅不适宜中西部接受东部的产业转移,更不能实现赶超东部的跨越式发展。如果中国三大区域整体无法实现“雁行模式”的产业转移,那么中西部地区只能长期为东部提供资源、土地、劳动力等多种经济增长要素以及巨大的消费品市场,这只会拉大其与东部的差异,难以实现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