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针对上述区域创新绩效评价分析结果,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要妥善安排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力度。由于我国区域创新绩效水平参差不齐,政府在安排创新资源投入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创新绩效,对于那些创新绩效高但创新投入低的地区,尤其是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在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取得如此好的创新绩效,国家更应该对这些地区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与沿海和内地的科技合作,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上给予政策扶持,并根据地方特有的资源禀赋,建立特色产业链,加强区域创新的智力支持和保障体系建设;而对那些创新投入相对较高但创新效率较低的省份,如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应重点放在深化科研体制和市场机制的改革,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使得各种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利用。(2)强化官、产、学合作力度。从评价结果来看,我国区域创新能力高的地区其创新绩效未必高,这说明这些地区高的创新能力是依靠高的投入获得的,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配置角度考虑,必须在加大创新资源投入的同时,注重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科技成果的转化效果。目前,我国企业还缺乏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尤其要在成果转化方面需要加强,而高校具有很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实力,但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而企业直接面对社会市场,有较为完善的生产经营运作机制和巨大的创新需求,因此二者的合作是互补共赢的行为,政府则是二者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技术创新态度,主动与政府、高校合作,探索技术创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3)加强政府部门的政策适配性。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主要取决于系统要素的运行方式和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而要素互动的效率和程度又与区域政策法规等因素息息相关。然而,由于政策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区域创新政策难以发挥其既定的功能,无法对地区的创新绩效起到有效地推动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该根据市场主导的原则,确立政府在支持创新方面的宏观调控职能,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税收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人才政策以及产业发展等加以分析,考察各项政策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现实基础与资源禀赋等是否协调,是否对区域创新系统环境有改善作用,能否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部门间联系与合作。
四、 结论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的概念,建立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区域创新绩效和地方的经济强弱并无直接的联系;二是区域创新绩效并不一定与当地创新能力相一致。根据上述结论本文还给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有关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各地区的创新绩效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晶晶,赵忠等.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0,(8):97-100.
2. Lian-Yin Zhai, Li-Pheng Khoo, etc. Design concept evaluation in product development using rough sets and grey relation analysi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3):7072- 7079.
3. 吕峰,崔晓辉.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及其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1):103-106.
4. 叶义成,柯丽华等.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5. Mikel Buesa.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Spanish case. Technovation,2006,26(4):463-472.
6. 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 孙凯.基于DEA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效率评价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3):140-141.
8. 徐盈之,金乃丽.高校官产学合作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科研管理,2010,(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