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娜 时间:2013-02-15

  由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模型利用 SPSS19.0计算得到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得分结果 (见表2)。
  (二)结论分析
  综合得分值的意义,综合得分大于0,说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于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小于0,说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值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从综合评价表可以看到,综合得分位居第1位的郑州市和位居最后1位的周口市相差6.33。综合得分为正值的区域有郑州市(5.19)、洛阳市(1.16)、济源市(0.65)、焦作市(0.61)、安阳市(0.11)、新乡市(0.08)6个省辖市,这说明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的区域不足一半。其中,这6个省辖市,也有很大的差异,位居第1位的郑州市和位居第2位的洛阳市相差4.03。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基本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河南省内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经济发展方面,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措施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和投资
  省政府应通过政策支持、财政倾斜、社会资助等手段加大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的投入,完善落后地区的管道、通信、交通、电力、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落后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尽快与周围地区形成畅通的交通网络。还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特别是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落后地区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同时,在落后地区推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科技人员,发挥他们在本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设“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进行奖励,吸引在经济发达地区懂技术、有管理能力的人才,鼓励学有成就的名牌高校毕业生和高学历高职称的科技人才回本地区工作。
  (二)优化各区域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水平和投资率,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承接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在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快转变职能,改变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和手段,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建设和完善要素市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扫除行政壁垒障碍,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取消一切限制民间资本投资的不合理规定,给予各市场主体以均等的投资机会,鼓励和支持各地区的金融机构改革,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省内各地区间不仅经济发展差距大,而且各种资源禀赋的分布差别也很大。各地区应坚持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分工合理、衔接紧密、梯度发展、有序竞争、重点突出、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区域产业结构。具体来说,在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中,需发展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合理利用科技,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延展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在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中,需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培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中,需面向生产和居民消费,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市场化。同时,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旅游业、社区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最后,各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适合本地区的集聚产业,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的扩散效应。

图片内容